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白门感旧 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白门感旧

汪中

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

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

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

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15.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

16.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汪中诗浅窄,杜甫诗深广。请结合杜甫的《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答案

15.这首诗的颈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画面。夜雨凄凄,扁舟寂寥,笛声如泣如诉,令人断肠;江湖客老,在萧萧西风中看黄叶飘零,叹息声里孤独掩门。诗句融情于景,突出了诗人的伤感孤寂。

16.杜甫诗主题(感情)更深广。汪中诗主要抒发的是年华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伤感,是个人无可奈何的情绪抒发;而杜甫诗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写得浩茫深沉,而且这种感伤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个人情感基础之上,故感情更显深广。

【解析】

15

解题分析:抓住颈联中的“扁舟”,“ 夜雨”,“ 笛声”,“ 落叶”,“ 西风”等词语去想象出形象的画面,以及这样的画面营造的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就是为了达情。再通过“独”字可以看出诗人的孤寂伤感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解题分析:此题要抓住两首诗的主题或情感内容来比较,突出“深广”的含义。汪中的《白门感旧》表达的是年华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伤感,是个人无可奈何的情绪抒发,而杜甫的《登高》是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个人情感基础之上的。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如图,△ABC是圆的内接三角形,点P是△ABC的内心,∠A=50°
如图,△ABC是圆的内接三角形,点P是△ABC的内心,∠A=50°,则∠BPC的度数为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0℃等温线分布有多处弯曲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0℃等温线分布有多处弯曲变化,分析其形成原因。 ①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原因是         。 ②处等温线向南弯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
甲、乙两只普通照明灯泡的铭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灯的实际功率一定是40W B.将乙灯接入110V电路中,它的额定功率
在下列各项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卵子        
在下列各项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卵子          B.大肠杆菌                C.草履虫                D.纤维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醉白堂记  【宋】苏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试题。 醉白堂记  【宋】苏轼 故魏国忠献韩公①,作堂于私第之池上,名之曰“醉白”。取乐天《池上》之诗,以为醉白
(12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M,N分别是正方
(12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H,M,N分别是正方体的棱AB,BC,的中点,试证:E,F,G,H,M,N六点共面.
The world would be a better place if we all had children’s eyes. This is not
The world would be a better place if we all had children’s eyes. This is not because children’s eyes are too sharp to allow any blot(污点, 瑕疵)to pass without being  41 , but because a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