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5分)

答案

 

(1)高考砺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指出变化1分,变化特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2)示例一:高考励志标语的变化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首先,砺志标语的日趋白热化,反映的是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其次,教育资源不公平,社会贫富差距严重,标语的变化背后蕴藏的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再次,这些标语折射了社会日趋功利的心态,是日趋直白赤裸的功利追求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因此,标语的变化应触动的是我们对现实的反思。示例二:励志标语的变化是进步的表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老套的标语早已不符合青年人的口味,他们更愿意以轻松戏谑的方式来调侃庄严的高考;这样的标语体现的是年青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也是一种独特的班级文化,体现了校园文化正向着更为自由平等多元的方向发展。因此,对于这样的变化我们应给予包容和尊重。(观点1分,理由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各个时期高考励志标语变化的特点,这就是第一问的答案。然后将这种变化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分析,即可得出第二问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相关题目

已知函数    (I)若函数    (II)设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已知函数    (I)若函数    (II)设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阅读《生活中的减法》,完成1—3题。 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
阅读《生活中的减法》,完成1—3题。 生活中的减法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给咱带来的。比如,有人冷落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类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可取的一个值为                
若函数是偶函数,则可取的一个值为                     (     ) A.           B.     C.            D.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宪章运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A.宪章运动B.《共产党宣言》C.巴黎公社运动D.共产主义同盟成立  
张大爷很喜欢历史,昨天,他考了老伴“说出党的历史上生
张大爷很喜欢历史,昨天,他考了老伴“说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个问题,可他老伴答错了,聪明的你知道正确答案吗? A.中共一大   
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500ml0.5mol/L的稀H2SO4,请按要求
用98%的浓H2SO4(ρ=1.84g/cm3)配制500ml0.5mol/L的稀H2SO4,请按要求填空: ⑴所需浓H2SO4的体积为                   ⑵如果实验室有10mL、20mL、50mL量筒
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
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