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雪将雪 ①天渐寒,雪将至,又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小雪将雪

①天渐寒,雪将至,又是一年小雪时。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明代王象晋所撰《群芳谱》里云:“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时节,霜色满天,寒凝大地,降水形式由淅沥小雨而凝结成飘飘瑞雪。但此时还是“地寒未甚”,是那种料峭之寒,下雪的几率还小,即使下了,也多是那种飞扬的零星小雪,落到地面很快融化了,小孩子是堆不了雪人、打不成雪仗的。

②古人对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总结,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其中小雪的候应为三候:“初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是说此时美丽的彩虹不见了,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万物萧索,一片肃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

③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农谚云:“小雪铲白菜,大雪收菠菜。”“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此时,庄户人家开始砍收地里的大白菜,精心盘扎入窖储藏了。那一棵棵青青白白的大白菜透着清灵之气,那种清甜清香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至美之味。农谚还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冬季来临,新鲜蔬菜少而又少,小雪前后家家户户开始腌菜了。小时候,母亲常带着我们,踏着薄薄一层小雪,到菜园里采收青青红红的雪里蕻、大头大脑的辣菜疙瘩。雪里蕻又叫“霜不老”“雪菜”,似乎它就是专为霜雪而生的,即使被打压得蔫巴巴的,一旦见了阳光照样挺立起来,精神抖擞。

④“小雪卧羊,大雪杀猪。”“小雪飘,羊肉俏。”冬令进补,最美的莫过于吃羊,最好的形式是涮羊肉。围炉品羊是冬天里最惬意的事,五六至交围着一只咕嘟咕嘟作响的火锅,羊肉的鲜香一波波飘满温暖的小木屋,将各色食材投入翻滚着的白汤之中,大快朵颐起来。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当然要有酒了、围妒品酒夜话,推杯换盏间唠家常,守一窗寂寂雪影吟古诗,等待风雪夜归人望见此处温馨之光,前来叩响寂静的长夜。

⑤小雪,是庄户人盼丰年的乐章。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节气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开春农作物少有病虫害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

⑥小雪,也是诗人的,那种轻盈飘逸、天马行空,那种晶莹剔透、白洁无瑕,总令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诵赞美。盛唐的戴叔伦守着木格小窗读书,抬头望雪,吟道:“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晚唐的高骈被庭外的白雪映青竹所感染,诗云:“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五代的徐铉感叹又是一年将尽时,光阴如梭,韶华易逝,诵曰:“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南宋的陆游则幻想乘着雪花轻盈的羽翼,在冬日的夜波里遨游,“匆匆身如梦,迢迢日似年。会当乘小雪,夜上刻溪船。”

(选自《科技日报》作者刘琪瑞,有删改)

1 小雪这一节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2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③、⑤段中引用农谚的作用。

3 说说 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1 气温降低,地寒未甚,即将降雪

2 ③、⑤段中引用农谚说明了小雪节气的特点,气温降低,开始降雪。

3 ⑥段写小雪得到诗人的吟诵和赞美;此段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起到了升华情感的作用。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筛选出与小雪节气特点有关的语句,尽量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词句作答。本题可筛选文章第段 ①段的“但此时还是‘地寒未甚’,是那种料峭之寒,下雪的几率还小”,第②段的“此时美丽的彩虹不见了,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万物萧索,一片肃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第③段的“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可概括出小雪节气的特点为“气温降低”“地寒未甚”“即将降雪”。

2.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引用手法及其作用的能力。引用作用要结合引用的具体内容及段落内容分析,还有一些固定的作用,比如引用诗词有增强文化底蕴的作用等。第 ③段中引用的农谚是“小雪铲白菜,大雪收菠菜”“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这些农谚表明人们开始储备冬天要吃的菜,通过人们的活动说明小雪时气温越来越低,要下雪了,人们要准备过冬了。⑤段中引用的农谚是“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表明小雪节气要开始下雪了。这两段的引用都说明了小雪节气的特点。

3.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作用首先要概括段落的内容,然后从结构上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第 ⑥段抓住总领句“小雪,也是诗人的,那种轻盈飘逸、天马行空,那种晶莹剔透、白洁无瑕,总令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诵赞美”,可知写的是小雪得到诗人的吟诵和赞美。此段大量引用古代诗句,不仅形象地写出小雪节气的特点,而且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使得全文有了一种浪漫的色彩和情调。作为文章的结尾段,这些诗句的引用使我们感受到了文学之美,小雪之美,更加为祖国的传统文化而骄傲,起到了升华情感的作用。

相关题目

某烷烃0.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11.2LCO2(标况),1)求化学式  2)
某烷烃0.1mol完全燃烧时生成11.2LCO2(标况),1)求化学式  2)若其一氯化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求该烷烃的结构简式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种子经历与黑暗的抗争,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蛹经历痛苦的蜕变,才能冲破束缚、破茧化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
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束缚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栽培技术,其方法是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
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关于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名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 B.电解池中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为阴极 C.原电池中
KCl与KNO3在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KCl与KNO3在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20304050 溶解度/gKCl34.037.040.042.6 KNO331.645.863.985.5 A.20℃时,KCl溶解度大于KNO3
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F2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
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F1、F2作用下运动,力F1对物体做功6 J,物体克服力F2做功8 J,则F1、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14 J                 B.10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定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定义式只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电场B.F是检验电荷所受到的力,q是产生电场的电荷的电荷量C.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