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共18分)泅渡兹勃鲁契河*巴别尔①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共18分)

泅渡兹勃鲁契河*

巴别尔

①六师师长电告,诺沃格拉德-沃伦斯克市已于今日拂晓攻克。师部当即由克拉毕夫诺开拔,向该市进发。我们辎重车队殿后,沿着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骨由布列斯特铺至华沙的公路,一字儿排开,喧声辚辚地向前驶去。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答地落下来。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上。马匹下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过。有人眼看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着圣母。河里满是黑乎乎的大车,在金蛇一般的月影和闪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③深夜,我们抵达诺沃格拉德市。我在拨给我住的那间屋里,看到了一个孕妇和两个红头发、细脖子的犹太男人,还有个犹太男人贴着墙在蒙头大睡。在拨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每年过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

  ④ “打扫一下,”我对那女人说,“你们怎么过日子的,这么脏,一家子好几口人……”

  ⑤两个犹太男人应声而动。他们穿着毡底鞋,一蹦一跳地走动着,收拾掉在地上的垃圾。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脖子一个劲地转动,都鼓了起来。他们把一条破烂的羽绒褥子铺在地板上,让我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怯生生的贫困在我们地铺上方汇聚拢来。

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在窗外徜徉。

⑦我揉着肿胀的腿,躺到破褥子上,睡着了。我梦见了六师师长。他骑着一匹高大的牡马追赶旅长,朝他的眼睛连开两枪。子弹打穿了旅长的脑袋,他的两颗眼珠掉到地上。“你为什么带着你的旅掉转枪头?”六师师长萨维茨基冲着脑袋瓜开花的旅长怒吼道,就在这时我醒了过来,原来那个孕妇在用手指摩挲我的脸。

  ⑧ “老爷,”她对我说,“您在梦里又是叫又是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挪个角落,省得您踢着我爹……”

  ⑨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⑩“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他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管哩,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在我想知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界上,你们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19206月,列宁发动了苏波战争,他要饮马华沙,推动德国工人起来暴动,将革命传遍欧洲和全世界。26岁的巴别尔,化名柳托夫,作为敖德萨的俄国南方通讯社的战地记者跟随第一骑兵军入侵波兰。在枪林弹雨、饥寒交迫、人困马乏中断断续续地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这就是他1920年的军旅日记,后来据此整理写作而成短篇小说集《骑兵军》。本文是《骑兵军》的第一篇。

18.小说中有两处写到月亮(划线句子),请结合具体文字和语境,来谈谈这两处描写分别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4分)

                                                                   

                                                                    

19.文中第⑦小节的梦境叙述对小说情节的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20.小说第⑩节写孕妇的这段话,表达了哪几个方面的情感?在前一问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旨。(5分)

                                                                  

                                                                  

21.小说第②节用了一个比喻句“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来描写太阳,有人认为这个比喻句和它之前的写景段落的风格并不协调。在阅读小说全文的基础上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探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分)

                                                                                  

                                                                                   

答案

18.“庄严的朗月”写的是横在泅渡现场上空的月亮,表现的是行军途中的肃杀、急速、动荡;而“亮晶晶、圆滚滚、无忧无虑的脑袋”则写出了行军以后所获得的短暂安宁之夜。(4分)

191、枪决场面暗示了小说所写的这场战争的残酷。2、为下文的醒转、挪地方、看到尸体作铺垫。(4分)

201、父亲临死前对女儿的牵挂。2、对波兰人的凶残的控诉。3、女儿对父亲的不舍和思念。主旨:揭露战争带给普通百姓的痛苦和伤害,赞颂人间的亲情。(5分)

21.“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带有血腥意味;而此前的所写之景优美、宁静、祥和,两者的语言风格确实有差异。但这并不意味这这是一个放错位置的比喻句,从全文来看,宁静优美之景的背后是血腥的杀戮和生命的消亡,作者如此处理,不仅造成了一种视觉上的独特冲击感,而且用之前的写景暗示了即将到来的主题:战争对生命的戕害。(5分,按,此题不必细设得分点,答案也仅供参考,学生言之成理即可,阅卷者可凭整体判断来打分。)

相关题目

对课文及作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
对课文及作者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所写,作者“记之而去”是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让其触景生情,想起了个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CO2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CO2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
二战以后,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的变化是 A.拉丁美洲由净迁
二战以后,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的变化是 A.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 B.北美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C.欧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 D.
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
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                       
当z=时,z100+z50+1的值等于 A.               B.-1     
当z=时,z100+z50+1的值等于 A.               B.-1              C.i             D.-i
函数的图象过点(2,3),则函数的图象必过点             
函数的图象过点(2,3),则函数的图象必过点             
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13.8 g放入88.2 g水中使其完全溶
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13.8 g放入88.2 g水中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98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⑴98 g 10%硫酸溶液中
2008年,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
2008年,张红从某高校毕业以后,应聘到一国有企业上班,月薪2000元。2009年2月,张红从该国有企业辞职后,自己筹资开了一家水果超市,从事水果经营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