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眼 儿 媚
阮 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13.“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5分)
14.“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眼 儿 媚
阮 阅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栏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13.“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5分)
14.“盈盈秋水,淡淡春山”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6分)
13.反衬。(1分)词人借双飞燕和两行雁(或:成双成对的燕和雁)来反衬自己此刻的孤独(2分),抒发了思妇的形单影只、无限孤寂的情感(2分)。
14.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2分)分别用“秋水”和“春山”比喻女子的眼睛和眉毛,(1分)想象远方的丈夫正思念自己,使意境更加开阔,(1分)也更加形象地刻画了家中的妻子年轻娇美的形象。(2分)
【解析】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下阕首句“绮窗人在东风里,无语对春闲”可判断“一双燕子,两行征雁”使用反衬。明确手法后,再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用“燕子”“征雁”反衬了什么,就可明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也应似旧”显示后面内容是对过去的回忆,全词是写征人思妇,可判断“秋水”和“春山”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指出表达技巧,然后分析运用此种表达技巧的好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