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懒惰)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 丹阳(今南京)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埒于二京(超过长安、洛阳)。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京口东通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宣城、毗陵、吴郡、会稽、余杭、东阳,其俗亦同。然数郡川泽活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南海、交趾,各一都会也,并所处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玑、奇异珍玮,故商贾至者,多取富焉。
──《隋书·地理志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南方经济状况如何?材料二反映出南方经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8分)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情况?这与北方有什么不同?(6分)
(3)上述材料反映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变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