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着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就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作者对邮差先生进行了心理、语言、行为等方面的描写,并没有在故事情节上做过多的设计,但就是这样的文章,却给人以很朴素的真实感。

B.小说含蓄地写出了小城的生活状态,邮差先生身兼二职,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以至觉得它们很远,展现了小城落后、闭塞的特点。

C.小说叙述舒缓、略带散文化的风格,这并没有损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而对情节的淡化处理,更有助于作品抒情风格的形成。

D.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心理,从而揭示人与人的关系,面对家长,他尴尬地笑;面对老太太,他小心谨慎,展现了人与人不太和谐的一面。

E.小说通过自然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偏僻小城镇邮差工作的情形,语言简洁明丽、诙谐幽默,饶有生活情趣,像是在描摹一幅地方风俗画。

(2)小说中多处写到“阳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主人公“邮差先生”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4)请对小说的结尾“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做简要赏析。(8分)

答案

⑴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

⑵①对“阳光”的环境描写展现了小城阳光温暖、明亮、充足的特点。②借助阳光的烘托,极其自然地表现了小城和平安详的生活状态,点明了主题。③表现了邮差先生对小城生活的满足,展现其乐观开朗的性格。(每点2分)

⑶①悠闲自得。邮差先生送信售票,裁剪花样,在街上散步,惬意而满足。②热心善良。邮差先生体谅家长的辛苦,怕老太太失望,不希望带来坏消息,这些都表现了他的热心体贴,心地善良。③尽职尽责。邮件来时,他小心扎好;送邮件时,他耐心等待。④乐观开朗。对跟他开玩笑的小子说“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⑷这句话表面是在说小城的天气,而实际上是说这个小城正是晴天下的小城,(1分)小城里的生活很安详、静谧,在这样的小城里生活很舒适很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2分)展现出抗日战争背景下,没有硝烟只有祥和与宁静的生活画面,(1分)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不愿看到这种生活被打破的意愿。(2分)在结构上与上文的“阳光”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紧凑完整,(1分)暗示文章的主题,意蕴深刻,令人回味无穷。(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小城落后、闭塞”概括错误,小城的特点应是“平静、恬淡”。D项“他尴尬地笑”“小心谨慎”“人与人不太和谐”表述均有误,从原文上看,作者传达的意思是人际关系和谐。E项“语言简洁明丽”的表述不准确。所以选CA。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解答此题,应根据对环境描写的一般性作用,结合着小说具体内容,从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衬托作用,对小说主题的表现作用,对人物生活环境的刻画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小说中邮差的言行举止等描写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加以提炼性的概括作答。例如,从第一处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他知道学生写信的内容是“催饷”,会让家人更辛劳,表现他体贴、宽厚的性格。第二处画线的句子写他为送来坏消息而遗憾,说明他关心他人,善良。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探究文中重要句子丰富含意的能力和作者创作意图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应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义。从表层看,是小城天气给主人翁的感受;从深层看,是他对小城生活的感受,邮差认为小城的天气多好,不只是对小城天气的满意,更是对小城生活的满意,是对小城的深深的爱。然后再从小说写作意图及主题的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相关题目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A.玷污诅咒雏形
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分)A.玷污诅咒雏形多姿多采B.糅躏宛转寂寥蜂围叠阵C.伶仃姊妹地窖玲珑剔透D.堕落点辍贪婪梦寐以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枯树的生命 王族 ①别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枯树的生命 王族 ①别里思汗家在草场的边缘,从村中向上眺望,只能看见他家的栅栏,等到了坡上,就看见了他家
已知与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2和3,则圆心距的长是(   
已知与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2和3,则圆心距的长是(   )A.=1B.=5C.1<<5D.>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
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
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Cl是非电解质图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
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_________的洗气瓶,再通过盛有NaOH溶液洗气瓶,最后通过盛有________的洗气瓶。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算,若输入,则输出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算,若输入,则输出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