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皇恩•出京门有感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1杨花如雪这一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

3一日三秋,寸肠千结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②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

2)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接着写“忍泪”的原因,再写前路的艰险,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

3)①夸张、对偶;②表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以及与在京亲友们的情谊之深。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杨花如雪’这一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题关键词“写景句在词中有什么作用”,答题时结合首联的位置和内容,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入手答题。首联在内容上:交代了离京的时间(即暮春);②结构上: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气氛;③用杨花的纷乱如雪,烘托离京时心绪的烦乱。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首联作用(1)从内容上来看:统领全文,点明题旨, 奠定情感基调,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2)从结构上来看: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照应/呼应题目中的……(分值一般很高,尤其应该注意);呼应结尾 ;(3)从效果上来看:①、符合作用体效果的要求 ②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小说中还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考生答题时要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请简要说明这首词上阕的行文思路。”这是考查诗歌的内容,通过抓住关键“上阕的行文思路”,梳理诗歌内容,诗人先写离别时的情状,接着写“忍泪”的原因,再写前路的艰险,最后写登程后的凄切心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其实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首先应审清题干,答题区间在上片,通过抓住关键“上阕的行文思路”,梳理诗歌内容。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一日三秋,寸肠千结’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通过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来分析情感。首先答出修辞手法,只答“对偶”不得分;答到“离愁之重、思念之苦”等意思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古典诗歌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情感、主张、观点和态度时,直白张扬(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的少,含蓄隐晦(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多。因此,正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必须多管齐下,准确理解、仔细分析,做出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首先,熟悉形象的符号意义。众所周知,古典诗歌乃至各类文学作品都是借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诗歌中塑造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叙事主人公、抒情主人公),更多的是景物形象: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这些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被称作“意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题中诗歌中的“上高楼” “江山改”“尽白头”。然后,把握诗中的显性信息,古典诗歌中,除了含蓄隐晦的隐性信息,也有一些显性信息,鉴赏时要注意把握。这些显性信息,一般出现在诗歌的标题或由命题者提供的注释中。第三,了解典故的关联比照。典故辞约意丰,常为古人在诗词中使用,以与所反映的时、事、人形成关联比照。典故的含义一般是固定的,因此对诗歌内容的分析鉴赏有时可以从所用典故的联想比照意义着手。第四,分析运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的运用,是为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服务的。不仅是在解答“表达技巧”类题目时,而且在解答“思想情感”类题目时,也需要对诗歌中所采用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通过对表达技巧的分析来把握诗意诗情。第五,捕捉蕴含的情感理趣  古诗词大都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一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分析诗人的心境与情感,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诗句。

相关题目

A、B两站间特快列车需要行驶3小时30分钟,早6时两站同时对
A、B两站间特快列车需要行驶3小时30分钟,早6时两站同时对发首次列车,以后每隔1小时发一次车.那么,上午9时从A站发出的特快列车将与B站出发的列车
Th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emand that reforms______.   A.have been don
The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demand that reforms______.   A.have been done   B.be done   C.are done  D.might be done.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关于接触处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有弹力,但不一定有摩擦力B.如果有弹力,则一定有摩擦力C.
To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his studies.       ,we are confident th
Tom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his studies.       ,we are confident that he will pass the coming entrance examinations. A.Anyway         B.Therefore         C.Besides 
下列生物中,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A.青霉             B
下列生物中,可产生抗生素的是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肺炎双球菌
小明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
小明为妈妈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这个食谱营养不够全面,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可以让这份食谱更为合理 A.素炒豆角  
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
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AB.BC.CD.D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famous American woman. Her name is Helen Keller. When s
This is a story about a famous American woman. Her name is Helen Keller. When she was only nineteen months old, she got an illness. It made her blind(瞎)and deaf(聋的)。She couldn’t see o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