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一步
刘义办了“病退”在街上摆摊卖水果,开张不久就遇上了“城管”。“城管”的小巡逻车一天到晚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日儿——”一圈儿,“日儿——”一圈儿。来了,就掀三轮车,撅秤杆儿,一片狼藉后扬长而去。
刘义望着踩烂的一地瓜果想:这就“卫生”了?尤其是“城管”的那个队长,他不来,刘义他们还能“收拾旧山河”重开张。他一来就不行了,往中间一站半天儿,不亲眼看着你消失绝不收兵。虽然摊主们轮流望风,可摊主的三个轮子如何与“城管”的四个轮子比?听到喊“城管来了”时,已经晚了,“城管”的面包车一阵风似的就刮到了跟前!
刘义老婆的娘家兄弟以前开过“面的”,后来改行干了别的,破“面的”就扔在院子里。“城管”用面包车!刘义想起自己家院里也有一辆“面的”,就和老婆商量,把车修理修理,喷了漆。刘义有驾驶证,给车补缴了“年检”,就出车了。
再出摊,热闹了。
刘义把后车盖打开,里面的瓜果梨桃码放整齐。生意正红火,忙着数钱的时候,有人喊“城管来了——”,刘义不慌不忙放下后车盖,爬上驾驶座,发动车子,嘴里喊一声“拜拜!”一溜烟儿没影了。
这回“城管”差了一步!
这天,刘义刚给一个买香蕉的过完秤,就听那边又喊“城管来了——”,刘义收了钱,零头也不要了,盖上后盖就发动车。
不承想,这回“城管”像蚂蟥一样盯上了他。刘义挂满挡加足油门,还是甩不掉“城管”。刘义心里毛了,他拐进一条不常走的单行道,直奔外环。他想,跑到郊区经常批发瓜果的地方,熟人多,他们敢把我怎样?
突然后视镜中出现了一辆摩托车,驾驶者正是“城管”队长!坏了!看来今天在劫难逃。笨拙的“面的”终究不如灵活的摩托车,一个空当被它超了过去,随即摩托车“吱”的一声横在路中间。队长下车刘义刹车。队长拉开车门,一把将刘义拽下来。
“你活得不耐烦了是不是?”队长扯着刘义的衣服,“你跟我来!”
两个人走了不上20步,一条2米多深的壕沟摆在眼前!这里正挖着过路涵洞,刘义吓出了一身冷汗!
“瞅见了吧,只差一步,你的小命就玩儿完!”
然后,队长的态度出人意料地和蔼起来:“这些天咱们可没少交手。我知道,你们恨我们,大多数老百姓也都恨我们;我知道,你们不容易,谁过得好也不会去摆地摊。”顿了顿,他继续说:“可都像你们这样,城市秩序还怎么维持?办奥运,没‘城管’行吗?远的不说,没有一个好的卫生环境,谁还会往咱们这儿投资?”
刘义听得心里一热,他从心里觉得,自己和队长还真差着一步哩。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第一段用一系列动词形象地描述了“城管”巡逻车到来时的情景,如“掀”“撅”等。
B.小说第二段中,刘义的一段心理活动点出了“城管”队长,为刘义与队长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C.“这回‘城管’差了一步”是说,刘义用“面的”摆摊后,遇上“城管”巡逻总能很快逃开。
D.“队长拉开车门,一把将刘义拽下来”形象描画出“城管”队长执法过程中的粗暴无礼。
E.刘义觉得“自己和队长还真差着一步”,说明他明白了自己对队长的误解,感觉到了自己和队长的差距。
(2)这篇小小说的题目是“一步”,综观全文后回答:以“一步”为题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悬念,是小说常用的手法。这篇小说也给我们设置了一些悬念,试写出两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结尾部分刘义的情感变化出人意料,却也是点睛之笔。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结尾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