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猫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猫婆

冯骥才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吵得人无法入睡。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奇怪,哪来这么多猫,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儿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他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将一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一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缩成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地对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蓝眼睛一入我家,便成了全家人的情感中心。每当它闯祸,只要一瞅它那纯净光澈的蓝眼睛,火气顿时全消,反而把它拥在怀里……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大野猫从猫胡同爬上我家的房顶来。我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我知道它在发狂地爱,便打开门不再阻拦。一天夜里,它再没回来。

家中每个人全空了。我房前房后去找。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

我说我找猫,她立刻请我进屋去,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噎人的猫味扑鼻而来。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

猫婆问我猫的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见过见过,常找我们玩,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 我盯住她脸看,只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 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您甭找了,回不来了!” 我很疑心她骗我,目光搜寻可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猫婆的手忽向横着的铁烟囱上一指:“这都是叫人打残、摔坏的猫!我把它们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孩子们想要烧死它,我一把抢出来的!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瞧,这小东西多懂事!”

面对这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觉带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才知道关于她的一点经历。她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大婆赶出家门,住在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她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

曾有人为她找了个卖肉的老汉作伴儿。老汉受不了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而她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被赶跑的猫儿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

一种伤感与忧虑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战栗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瓦顶。白天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一只猫钻进去御寒;第二天瓦盖上,这只猫无法出来,急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谁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直至声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胡同深处,猫婆故居墙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蜷缩一团,凄婉哀叫。不是那只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 谁知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选自《灵魂的巢》,有删改)

4.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在文中的作用。

5.请简要概括文中猫婆的形象。

6.请探究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这句话中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

答案

4.①内容上,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先前讨厌的态度;②结构上,这是小说情节的转折点,为下文丢猫、找猫的情节做了铺垫。

5.命运坎坷;孤苦贫困,与猫相依为命;仁慈善良,爱猫救猫;嫉恶如仇。

6.①对猫被困在瓦内至死遭际的痛心;②对原来猫胡同内的猫寒冬雪天无处御寒的忧虑;③对人们为了自家利益而罔顾其他生命的自私行为的悲哀;④对猫婆收养受难猫儿的崇敬和追思。⑤对爱心的渴望与呼唤。

【解析】

4

试题分析:回答文中某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其对表现文章内容、对文章结构的作用两方面入手。比如本题,第三段写的是:“我”见到那只“毛绒球大小雪白的小猫”后,对猫的态度立即由“讨厌”变为“爱”,因而此段在内容方面的作用就是发现猫的可爱而改变了先前讨厌的态度。其次,在结构上,此段处于文章开头部分,因而可以说为下文丢猫、找猫的情节提供依据。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分析文段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一般来说,位于开头,有点明主旨,领起下文,设置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的作用。位于中间,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衬托作用,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位于末尾,有总结上文,呼应上文,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点明主旨。升华感情,深化主题,含蓄地表达主旨的作用。

5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概括“猫婆”的形象,可根据文中对“猫婆”的身世介绍和外貌、语言、动作行为、心理的描写以及遭遇的描述来分析。比如,从文章对猫婆住处的描写和她孑然一身的叙述可看出她的孤苦贫困,与猫相依为命;从文中对她遭遇的描述,可看出她命途多舛;等等。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鉴赏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点包括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等。方法一般有:在把握文章背景和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依据文章中的重要句子,分析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善于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①从表达方式角度分析:叙述人称的选择及作用;叙述顺序的安排;各种描写的特点及作用。②从选材剪裁角度分析: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③从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是否运用了象征法、对比法、衬托法、先抑后扬法、托物言志法、借景抒情法等手法。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答案应抓住“蕴含着作者哪些情感”一语挖掘。比如表现了作者对猫被困在瓦内至死遭际的痛心;反映作者对原来猫胡同内的猫寒冬雪天无处御寒的忧虑,也表达了作者对人们为了自家利益而罔顾其他生命的自私行为的失望和对猫婆收养受难猫的崇敬和追思。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技巧点拨】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必须从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出发,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要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民族心理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重亲情、族情、乡情,爱好和平,知足常乐等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尊重、关心他人,对人类所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对人类的当下和未来深怀忧虑;二是对自然与他人充满敬畏和感恩之情,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三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善于反思、审视自我,具有自我批判精神。

相关题目

Although it is not our normal _____ to give credit, this time I think we should
Although it is not our normal _____ to give credit, this time I think we should consider the matter more closely.  A. state             B. intention              C. oc
18—Ⅰ(6分)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18—Ⅱ(14分)芳
18—Ⅰ(6分)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18—Ⅱ(14分)芳香族化合物A可进行如下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名称为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中降水量、径流量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表中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为不同河流的单位面积平均值,径流系数、蒸发系数分别为径流量、蒸发量占降水
如图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
如图所示,我某集团军在一次空地联合军事演习中,离地面H高处的飞机以水平对地速度v1发射一颗炸弹欲轰炸地面目标,地面拦截系统同时以初速度v2竖
 I have reached a point in my life     I am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of m
 I have reached a point in my life     I am supposed to make decisions of my own. ks5uA. which  B. where   C. how  D. why ks5u
选出关联词使用无误的一项(    )。 A.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
选出关联词使用无误的一项(    )。 A.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不能骄傲,何况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好呢。 B.如果作者的想象超出
已知直线经过点,倾斜角,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已知直线经过点,倾斜角,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
肉桂酸的分子式为C9H8O2,下列关于肉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肉桂酸的分子式为C9H8O2,下列关于肉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3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9 C.氧元素的质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