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7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 颔联正面写一个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 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18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7BE

18.特点:雨大,及时。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解析】

17试题分析: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不是引用,而是化用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相关题目

已知向量,,直线l经过定点A(0,3)且以为方向向量.又圆C的方
已知向量,,直线l经过定点A(0,3)且以为方向向量.又圆C的方程为. (1)求直线l的方程; (2)当直线l被圆C截得的弦长为时,求实数m的值.
下图为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a进人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
下图为淀粉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a进人血液及其进行代谢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图中a,b,c,d,e,}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淀粉被彻
有些对作家的评论,虽只言片语,却能形象地概括作家的人
有些对作家的评论,虽只言片语,却能形象地概括作家的人格精神,或巧妙地表现其作品的典型风格。如徐志摩——为爱而生,为爱而写的诗人;海子
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中    (1)我
在“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中    (1)我们都是先确保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确保F不变,研究a与M之间的关系,这种实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水、氯化钠、铜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如图,装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间隔
单位时间通过某处的水的体积,称为水在该处的流量.某抽
单位时间通过某处的水的体积,称为水在该处的流量.某抽水机额定功率为P,抽水时,水头高度为h,抽水机的效率为η.当抽水机满负荷工作时,出水
一小球在高45m的水平桌面上滚动,离开桌面后着地,着地点
一小球在高45m的水平桌面上滚动,离开桌面后着地,着地点与桌边水平距离为15m,求: (1)小球在空中飞行时间; (2)该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A.盛行西北风  B.盛行西南风 C.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D.潜水补给河水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