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苏秀道中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7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深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 颔联正面写一个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 尾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18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

17BE

18.特点:雨大,及时。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解析】

17试题分析:B. 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不是引用,而是化用E. 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语言风格不是诙谐风趣而是简明洗练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相关题目

某学生设计了下述实验室分馏石油的实验,分为五个步骤。
某学生设计了下述实验室分馏石油的实验,分为五个步骤。 ①将蒸馏烧瓶放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胶塞。②连接好冷凝管,把冷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
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
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   例最大。 (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
已知函数f(x)=Asin(x+φ)(A>0,0<φ<π),x∈R的最大值是1,其图像
已知函数f(x)=Asin(x+φ)(A>0,0<φ<π),x∈R的最大值是1,其图像经过点M(,).(1)求f(x)的解析式;(2)已知α,β∈(0,),且f(α)=,f(β)=,求f(α-β)的值.
已知△ABC中, =,=,B=60°,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已知△ABC中, =,=,B=60°,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1                     B、2                     C、3   
— Would you like me to show you the way? ---_________. A.No way     
— Would you like me to show you the way? ---_________. A.No way                            B.Yes, you would . C.It’s right.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列四组结果。
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列四组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能够说明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实验组是( )       A.②和④     B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     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这种“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