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 村①
梅尧臣
淮阔州多忽有村,棘篱疏败漫为门。
寒鸡得食自呼伴,老叟无衣犹抱孙。
野艇鸟翘唯断缆,枯桑水啮只危根。
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②。
【注】①仁宗庆历八年,淮河地区惨遭水灾。②王民:臣民。版籍:交租税的户籍。论:看待。
(1)这首诗描绘了小村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概括。
▲ ▲
(2)第三句中的“寒”和第六句中的“啮”用得好,好在哪里?
▲ ▲
(3)近人陈衍评此诗说:“写贫苦小村,有画所不到者。末句婉而多风。” 请作具体分析。 ▲ ▲
(1)水灾后,小村荒凉破败,一片萧条;百姓饥寒交迫,生活十分艰难。
评分建议:共3分。答对1层给2分,答对2层给3分。仅对诗句加以解说而未加概括的不给分。
(2)“寒”,生动地描摹了鸡子瑟缩的样子,巧妙地点明深秋这一季节; “啮”,运用比拟手法,形象
地写出了受灾时间之久、破坏程度之深。
评分建议:共4分。生动描摹形象,1分;巧妙点明季节,1分;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象写出内容,1分。比拟,也可写成“拟人”。
(3)该诗看似无只言片语表示指责之意,实则婉转地谴责了官府胡乱收税、不顾百姓死活的做法,字
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对小村贫苦百姓深深的同情。
评分建议:共3分。看似未指责、谴责做法、寄予同情三层意思,各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