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囧”之文化考 “囧”从2008年开始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囧”之文化考

“囧”从2008年开始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成为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成为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囧”在网络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Orz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来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

中国台湾地区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要理解这一点很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很囧”时,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

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接受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囧”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

汉语之所以始终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人民始终在参与这个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一段时间之后,《新华字典》里会增加一条新的解释。而我们的后人在一千年后翻出这个字,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想到那么久以后汉语还依然存在,让人觉得很宽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让人觉得非常之囧。

1.下列选项中关于“囧”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囧”字是目前在中文地区的网络社群间使用最频繁的一种流行的表情符号之一。

B.“囧”字最初来自日本,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成为一种网络象形文字。

C.“囧”字被网民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从这个字可以想象出人的表情。

D.“囧”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其形状像古代的窗户,有窗就有亮,引申为光明之义。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台湾地区网民把日文“Orz”替换为“囧rz”,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

B.现代网民表达“悲伤、无奈或者极为尴尬的心情”时使用的“囧”字,也是采取“象形”, 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

C.因为网民参与了“囧”字的造字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使得汉语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D.“囧”在网络中的应用,或许会使《新华字典》增加一条新的解释,后人使用新的含义的时候,也会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

3.结合文本,简述“囧”被网民迅速接受并使用的原因。

答:                                                                       

                                           

 

答案

1. B 解析:见第二段“囧在网络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而非“囧字最初来自日本”。

2.C 解析:强加因果关系。汉语鲜活的生命力不能仅仅归结于网民的造字游戏,这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3. ①古老的象形造字法使“囧”具有了新的含义。 ②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接受了新义的诠释。③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心理可以彼此产生文化认同。

 

相关题目

在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
在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同温同压下,两气体A与B的密度之比为n:m B. 同质量的A、B两种气体的
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H、N、P、Mn 
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H、N、P、Mn       B.Cl、Fe、S、N、Mg    C.B、Cu、Zn、Mn、Mo    D.N、P、K、Cu、Fe、I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B两点,若,则的值是    (    )     A.1              B.2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天气可以影响人的心情 B.下
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天气可以影响人的心情 B.下雨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 C.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D.人可以主动创造好心情
7.关于右图实验装置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
7.关于右图实验装置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NaOH对植物的影响 B.该植物在实验前一定需要经过黑暗处理 C.用碘液检
已知在R上可导的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已知在R上可导的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               B. C.     D.
已知函数f(x)=x-sinx,数列{an}满足0<a1<1,an+1=f(an),n=1,2,3,…,证明
已知函数f(x)=x-sinx,数列{an}满足0<a1<1,an+1=f(an),n=1,2,3,…,证明:(1)0<an+1<an<1;(2)an+1<an3.
(8分)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
(8分)已知碳酸氢钠在270℃左右就能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碳酸氢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为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