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碳氮Y X 硫Z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Y

X

Z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

(2)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谢元素符号)__________

(3)下列事实能说明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___

a.Y单质与H2S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Y单质比1molS得电子多

c.YS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4)XZ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1molX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69℃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1mol烃,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生成的盐只有硫酸铜,同时生成的两种气体均由表中两种气体组成,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为防止污染,将产生的气体完全转化为最高价含氧酸盐,消耗1L2.2mol/LNaOH溶液和1molO2,则两种气体的分子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

【答案】

(1)第三周期,ⅦA

(2)Si

(3)ac

(4)Si(s)+2Cl2(g)=SiCl4(l)△H=-687kJ/mol

(5)Mg2C3+4H2O=2 Mg(OH)2+C3H4

(6)NO  0.9molNO2  1.3mol2mol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Si元素,YO元素;ZCl元素;

(1)Cl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ⅦA族;

(2)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表中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Si,故答案为:Si

 (4)根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故答案为:Si(s)+2Cl2(g)=SiCl4(l)△H=-687kJ/mol

(5)该烃分子中碳氢质量比为9:1,物质的量之比为=,结合碳与镁形成的1mol化合物Q与水反应,生成2molMg(OH)21mol烃,Q的化学式为Mg2C3,烃的化学式为C3H4,电子式为Q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C3+4H2O=2 Mg(OH)2+C3H4,故答案为:Mg2C3+4H2O=2 Mg(OH)2+C3H4

(6)铜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反应可能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相对分子质量都小于50,符合题意,1mol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假设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x,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y,则x+y=2.2x+3y=4,解得x=1.3moly=0.9mol。参与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为mol=2mol,因此生成硫酸铜物质的量为2mol,故答案为:NO  0.9molNO2  1.3mol2mol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相关题目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
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D.抵制外国资
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
老师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让学生观察:一轻质横杆两侧各固定一金属环,横环可绕中心点自由转动,老师拿一条形磁铁插向其中一个小环,后又取出插向另一
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随着使用
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人们发现随着使用年数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农药使
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 A.DNA复
在生物膜上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 A.DNA复制                                     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C.[H]和氧气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安全着落,航天飞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安全着落,航天飞机表层的防热瓦曾成为航天飞机能否安全着落的制约因素。防热瓦是以石墨材料为主要成分的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材料一:《太原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材料一:《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它从太原市作为山西省省会这一重要职能出发,考虑了建设以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
关于西周灭亡的原因,司马迁认为是“烽火戏诸侯”;学者李峰在《西周的灭亡》一书中综合运用了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又联系当时的地
从“神一”到“神八”,每一次的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
从“神一”到“神八”,每一次的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所完善,每一次空间实验都有新的收获。这说明(   )            A.实践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