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

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6   

材料二  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

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12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1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为了实现材料四所述的“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4)从孙中山的上述讲话中,你能感受到他的哪些革命精神?

答案

1)目的:促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方式:从改良到革命。

2)原因;革命派向反革命势力及帝国主义妥协;革命派争于求成;缺乏一个有组织、

有纪律的坚强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国内各种反革命势力联僵并与帝国主义勾结;革命党人当时没有认清袁世凯的反动本质而拱手将政权交给袁世凯。

3)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客观原因: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

4)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与时俱进,不断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百折不挠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相关题目

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
老子是我国春秋晚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言论反映了他思想主张的有 (    )        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
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乱生于治,怯
下列名句与漫画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②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 ③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④鞋子合不合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
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那里
达尔文环球航行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某岛屿时,发现那里仙人掌非常丰富,地雀的喙也与其他的岛屿地雀的喙不同,大多为尖而长。对这一现象最合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pecialist group has announced that the move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pecialist group has announced that the move towards a green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urgent for emerging economies(新兴经济体),especially South Africa. On Monday
我们都需要朋友的陪伴。(company)
我们都需要朋友的陪伴。(company)
中国留美博士翟田田与教授发生口角,被控恐怖分子入狱。
中国留美博士翟田田与教授发生口角,被控恐怖分子入狱。他向中方领事馆求助,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对事件进展表示关切,希望美方能够依法处理。中
为了探究航天器返回舱穿过大气层时所受空气阻力(风力)
为了探究航天器返回舱穿过大气层时所受空气阻力(风力)的影响因素,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23所示测定风力的装置。一根用合金制成的均匀、光滑的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