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两片油亮亮的嘴唇像熟透的樱桃一样,浑身散发着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站着一位下巴很长的瘦女人,那是他妻子;还有一个细高个子的中学生,眯着眼睛,那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呼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呀?”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始说,“这可真没有料到!嗯,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天啊,是你呀!嗯,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①,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②,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③,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羞,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转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那也没关系!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很精致的烟盒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我原来在部里的一个厅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金星勋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煞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欢畅的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停地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在瑟缩,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法奈尔挺直身子,做出立正的姿势,把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

“大人,我……非常荣幸!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了,“嘿嘿”陪笑道,“多承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大人,这是犬子纳法奈尔……这是贱内路易莎,算是新教徒……”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谄媚、低三下四的酸相,三品文官直恶心。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向他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那只手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嘴里发出“嘻嘻”的笑声。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喀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了地上。一家三口都惊喜交加。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①纳法尼亚:纳法奈尔的爱称。②赫洛斯特拉特: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356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泰密斯神庙。③厄菲阿尔特:古代希腊人,曾引波兰军队入境。

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胖子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并不突兀,因为小说前文已有伏笔,对人物的身份已有暗示。

B.小说用瘦子的妻子和儿子这两个次要人物来陪衬主要人物,使主要人物形象更真实,内涵更丰富。

C.小说后半部分对瘦子进行了充分的肖像描写与心理描写,活画出瘦子一副低贱、谄媚的奴才相。

D.作者用简笔勾勒瘦子妻子的形象,“下巴很长”现其外貌,“长下巴越发长了”则可表现她当时的惶恐。

8.下列对纳法奈尔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他挺身立正、收脚敬礼的动作,突出表现了权利崇拜的思想已深入孩子的灵魂。

B.初次见面,他摘帽行礼已略显勉强;“转到父亲背后”则更体现了他的羞涩、冷漠。

C.小说中描写纳法奈尔先后两次“犹豫”,都仅仅是为了表现出他对陌生人的敬畏。

D.作者描写他趋炎附势的行为,意在抨击当时沙皇俄国中学阶段人格教育的缺失。

9.下列关于这篇讽刺性小说的写作意图,表述不正确两项是(   )

A.相比于达官贵人,小人物低三下四的心理更具现实性和普遍性,通过瘦子更能折射出当时俄国畸形的社会心理。

B.作者打破传统的“批判达官贵人”的写法,以原本令人同情的小人物作为批判的对象,角度独特,使文章更有可读性。

C.作者批判了沙皇统治时期社会等级分明,上层社会达官贵人饱食终日,小人物备受压抑、难以生存的社会现实。

D.与《变色龙》一样,本文聚焦小人物,借展示小人物的畸形心理来抨击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状,使小说更具批判性。

10.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开篇寥寥数语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的起始,语言虽简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揭示的社会问题是严肃的,但作品中夹杂着许多幽默、滑稽的成分,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削弱了小说批判的力度。

C.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运用大量的细节描写对人物进行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具鲜明的个性和典型性,增加了艺术魅力。

D.虽有两个主要人物,但瘦子是描写的重点;作者对他前后的态度使用了夸张、对比的写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答案

7.C

8.AB

9.CD

10.AD

【解析】

7.

试题分析:C没有对瘦子进行心理描写。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C项“都仅仅是为了”“敬畏”错误;D项“意在抨击当时沙皇俄国中学阶段人格教育的缺失”有误,文中没有涉及教育问题。

考点:分析人物形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C项“上层社会达官贵人饱食终日,小人物倍受压抑,难以生存”不当;D项“抨击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状”原文没有体现。

考点: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B项“削弱了小说批判的力度”不当,C项情节并不“离奇曲折”。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Twelve-year-old Paul Crossnickle has lived as a hero for six years now. It wasn
Twelve-year-old Paul Crossnickle has lived as a hero for six years now. It wasn’t until he wrote a composition for a recent class project, however, that he got the recognition he should have got. On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
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它可以从我省栽种较广的杜仲(中药材)中提取。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已经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B.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C.标志着中国人民已经过上了富裕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图中属于短波辐
化简÷的结果是( ) A.  1             B.a(a+1)  
化简÷的结果是( ) A.  1             B.a(a+1)      C.a+1           D.
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生产在韩
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从设计到装配,涉及8个国家。
On a Friday night, a poor young artist stood at the gate of the New York railwa
On a Friday night, a poor young artist stood at the gate of the New York railway station, playing his violin. The music was so great that many people stopped to put some money into the hat of the yo
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
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    B. 两种单质    C.两种化合物    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