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文在海外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文在海外倡革命十数年,所怀抱的宗旨,不外发财与利己主义。彼对于党员毫无信义,别人替彼牺牲性命,彼则攒资财,只要中国内地起一回乱事,必给他作一回锅,那不是土匪作乱,良民抗粮呢?彼亦借口革命,向华侨敛钱募饷,敲进来的金钱,尽入私产。……即如此次武汉起事……孙文早不来晚不来,单等南京大同确定,他才来到上海。……一则借此机会,在海外向华侨多多敛钱;二则恐怕大局不稳,白来送死。”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的利害》,《大公报》1912年1月27日报道。

材料二:孙中山先后致函时任外交总长的唐绍仪和参众两院议员,请求民国政府偿还“中华革命军借款”“总计二百七十万元”,其中“募借华侨款一百七十万元,”“日本商人债一百万元。”写道:“民国大定,乃于九月中使人请于政府,以为是之出资者皆为共和也,共和既复而不之恤,是则在国家为寡恩,在国民为负义,故请求政府代为偿还,非徒以保个人之信用也……

           ——1916年孙中山《致唐绍仪请代呈政府发还中华革命军借款函》

材料三:“余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1925年孙中山《家事遗书》

材料四:“最后十三年北来(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其过津时,民众欢迎之如何热烈,津人当能记忆之。及病逝北京,移灵协和医院,与出殡碧云寺,及中央公园追悼会,全城数十万,殆全体参加,其空前盛大,尤不待论。因念中山先生一生,为平民的,为大众的,……而惟其爱民众、信民众也,故逝世之后,民众哀而慕之,十四年在北京送殡之数十万人,皆自动参加,非受人招致者也。先生生前,且不警戒,不防卫,而亦无往而不安全。今当遗体奉安,又何事戒备。北平之送灵,沿路之通过,南京之奉安,何不彻底为民众公开,许人人自由参加,而乃加以谨严之限制乎。吾人所谓感觉遗憾者,此也。中山先生之受民众感念,为其有爱民众信民众之真精神,凡称中山之徒,宜无时不体会此真精神,勿形式化、偶像化,甚至富贵化,不然,崇之似愈尊,诬之实愈甚,生者无所谓,死者之不安甚矣。”

                         ——《送灵后之感想》,《大公报》1929年5月27日报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什么借款?

(2)概括材料一和材料四对孙中山的评价。从《大公报》前后的评价可以看出当时一般中国人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通过材料二、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具有怎样的金钱观?

(4)对于材料四中“中山先生之受民众感念,为其有爱民众信民众之真精神,凡称中山之徒,宜无时不体会此真精神,勿形式化、偶像化,甚至富贵化”,请结合我们纪念伟人应采取的真正态度对这一内容进行评价。

答案

(1)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讨伐袁世凯的军费。(2分)(答到“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者其一即可给2分;答到“维护共和制度”只给1分。)

(2)材料一:孙中山假借革命进行敛财,贪生怕死之辈。(2分)材料四;孙中山是为民、爱民、信民的真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国父。(2分)反映了民众由不理解孙中山革命(2分),到理解孙中山并由衷地敬佩和爱戴的过程。(2分)

(3)孙中山先生借钱革命,不置产业,不留钱财给家人后代。(4分)

(4)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就是要学习中山先生爱民信民的精神,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切勿扰民。(2分)材料作者所表达观点确实有道理。(1分)(态度2分,判断1分。)


解析:

相关题目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表示昼半球,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与北京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 (2)把此刻的昼夜分
有三个力,F1=2 N,F2=5 N,F3=8 N,则(    ) A.F1可能是F2和F3
有三个力,F1=2 N,F2=5 N,F3=8 N,则(    ) A.F1可能是F2和F3的合力                     B.F2可能是F1和F3的合力 C.F3可能是F1和F2的合力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every teenager can be affected by peer pressure(从
It is reasonable to say that every teenager can be affected by peer pressure(从众心理) at some point. Every day, in any high school, peer pressure has a major influence over the behavior of teenag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农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做塑料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
下列有关木炭、一氧化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有关木炭、一氧化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可做燃料                       B.都是有机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盖斯定律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盖斯定律实质上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体现 B.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H = –57.3kJ/mol,若
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
对A、B、C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A、C表面出现红色物质,B表面没有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