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孙业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

阅读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孙业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法,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节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为下面文段加上标点符号。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暗地里见到并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受到齐国将军田忌的信任和像对待客人一样的款待。

    B、孙膑精通兵法,善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指挥作战常常智胜敌手,深得齐将田忌重用。在马陵之战中,他用减灶的计策诱敌深入,大破魏军,名扬天下。

    C.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依据的原则是兵法上说的,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上将军会失败,行军五十里只有一半人能与敌争利。

    D 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最后,才看到它的作用。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15、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2)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3)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C

1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行。”孙子筹策庞涓明矣,然不能蚤救患于被刑。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悲夫!

15.(1) 而以刑罚砍上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2)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傈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3)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轻装精锐的骑兵,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解析:

13.“庞涓消灭齐军士卒过半”不对。

14.准确理解句子意义,读准句读。

15.理解重点词语的意义,准确连贯表达原意。

文言译文

    孙武死后,过了一百多年又有孙膑。也是孙武的后世子孙。孙膑曾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为魏国做事因而当上魏王的将军,但自认才能不如孙膑,便暗地派人召见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唯恐孙膑超过自己,嫉妒他,而以刑罚砍去他的双脚并施以墨刑,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暗地来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暗地里用车把他载到齐国。齐国的将军田忌欣赏孙膑而以客礼待之。

    又过了十三年,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放下韩国赶回,但齐军己经越过齐境而西进。孙子对田忌说:“他们三晋的军队素来傈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齐国有怯懦的名声,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车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入我境内三天,士兵已经逃跑了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兵锐卒,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孙子估计魏军的行军速度,天黑应当赶到马陵。马陵道路狭窄,旁多险阻,可以埋伏兵马,于是把一棵大树削去树皮,露出白木,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齐军善射者持上万张弩,埋伏在道路两旁,约定好“天黑见到点着的火就一起放箭”。庞涓果然于夜晚来到削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树上写着字,便钻木取火来照明。字还没有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失去队形。庞涓自知无计可施,军队已彻底失败,只好自刎,临死说:“总算叫这小子成了名!”齐国乃乘胜全歼魏国,俘虏魏太子申回国。孙膑因此而名扬天下,世人皆传习他的兵法。

    太史公说:只要世人一讲起行师用兵,都要称道《孙子》十三篇,所以不复详论,只谈他们的作为建树。谚语说:“能实际去做的人未必能高谈阔论,能高谈阔论的人未必能实际去做。”孙子料算庞涓是相当机智的,但却不能使自己从一开始就免遭刑罚。吴起为魏武侯论说山川形势不如道德重要,但用之于楚国,却是以刻薄残暴、缺乏仁爱而丧命。太可悲了!

相关题目

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坛上(   ) ①文艺复兴时期的
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坛上(   ) 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提倡人文主义,反对教会②启蒙文学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③浪漫主义表现主观理想和个人
2006年9月23日,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目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
2006年9月23日,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目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发布标准像目的在于增强公众对孔子、对儒
在食盐水溶液中插入两个电极,在电极两端加上5V的电压时,
在食盐水溶液中插入两个电极,在电极两端加上5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盐水的电流是0.4 A,则盐水的电阻是        ,2 min通过电流表的电荷量是    
己知P1(2,-1) 、P2(0,5) 且点P在P1P2的延长线上,, 则P点坐
己知P1(2,-1) 、P2(0,5) 且点P在P1P2的延长线上,, 则P点坐标(    )        A.(-2,11)     B.(          C.(,3)        D.(2,-7)
下表是前18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一些数据: 性质   
下表是前18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一些数据: 性质        元素甲乙丙丁戊已庚辛 原子半径(10-10m)1.021.860.741.430.770.750.990.37 最高价态+6+1—+3+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泡生成 C.溶液底部
如图,已知直线y=kx-6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A,B两点,且点A
如图,已知直线y=kx-6与抛物线y=ax2+bx+c相交于A,B两点,且点A(1,-4)为抛物线的顶点,点B在x轴上.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1)中抛物线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莲池老人 贾大山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 留得几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