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以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以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3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AB
高秆、矮秆和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结果高秆∶矮秆=3∶1,可知高秆双亲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可知抗病亲本为Rr,易感病亲本rr,即甲为DdRr,乙为Ddrr,其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F1高秆个体中纯合子占1/3,由于甲中抗病基因为Rr,测交子代不会得到稳定遗传的RR个体,而符合生产要求的性状为纯合矮秆抗病ddRR。乙为Ddrr,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单倍体育种是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矮秆抗病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