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①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呼尔而与之(                   2)今宫室之美为之(       

3所以动心忍性(                 4)困于心,于虑(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2                                                                  

4.选自《孟子》的两则文段,骈散结合,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甲文第一段告诉我们:对于人来说,生死固为重要,但                    更重要。乙文第一段则讲明了                                的道理。

5.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当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做到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D

2.(1)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2)为了(3)用这些来……(4)阻塞,不顺畅

3.(1)这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人的本性。(2)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忧患使人们谋求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就会让人萎靡死亡(关键词:是、已、本心、然后、生、死)

4.人的尊严(骨气)  逆境造就人才

5.示例:怒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2分)如当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相关题目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孙中山先生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说:“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凡四十年,所要做未做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里所说的“
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
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美丽。 美德好比                ,               
在统计学上,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不
在统计学上,有些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变量之间属于正相关(自变量增长,因变量也跟着增长)关系的是① 商品
 —Do you know Alice? —____, I don’t know her. A. Sorry         
 —Do you know Alice? —____, I don’t know her. A. Sorry                    B. Yes                   C. Excuse me        D. Thanks
如图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
如图是某同学为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各挂着一个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
要求:(1)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
要求:(1)字数在600字左右,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请用A老师、B学校、C学生等字样代替;(3)不能抄用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氡222衰变为钋218的
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快慢有一定的规律。氡222衰变为钋218的规律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的是任意时刻氡222的质量m与t=0时的质量m0的比值。由图中信息可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