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从本文对论点的处理方式来看,本文属于议论文中的驳论文。作者在短文中要批驳的错误论点是                       ,要树立的正确的论点是                         

2.为了论证作者正确的观点,作者运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1分)

3“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4.揣摩第一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分)

5.通过阅读,请你理解“中国的脊梁”在文中的含义?3分)

 

答案

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举例论证。

3前者指国民党反动派以及御用文人;后者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4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及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们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性

5.为民族的振兴、民族的解放作出贡献的社会中坚力量。

相关题目

哈尔滨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                
哈尔滨 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                           ,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结庐在人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蔷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题。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喜欢那丛蔷薇。 ②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
如图9-4-8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半径R=0.2 m,B是轨道的
如图9-4-8所示,固定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半径R=0.2 m,B是轨道的最低点,在轨道上的A点(弧所对的圆心角小于10°)和轨道的圆心O处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静
已知直线l1:2x+y-6=0和A(1,-1),过点A作直线l2与已知直
已知直线l1:2x+y-6=0和A(1,-1),过点A作直线l2与已知直线交于点B且|AB|=5,求直线l2的方程.
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飞
如图所示,一电子沿等量异种电荷的中垂线由A→O→B匀速飞过,电子重力不计,则电子所受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变化情况是 A.先变大后变小,方向水平
求与两坐标轴正向围成面积为2平方单位的三角形,并且两
求与两坐标轴正向围成面积为2平方单位的三角形,并且两截距之差为3的直线的方程.
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山多地少       B.轮番而治  
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 A.山多地少       B.轮番而治      C.地多人少      D.小国寡民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