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三明市高三期末试卷) 孟子见齐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三明市高三期末试卷)

孟子见齐宣王,曰: “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王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①,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治国家,则曰:‘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   《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镒”,也作“溢”,二十两为一镒.“万镒”言其贵重。

这段话体现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答:

答案

【小题】主张给人才以自由,反对钳制人才;治国不可束缚贤人的手脚,而当信任他们,让贤人发挥各自的本领.(3分)


解析:

【小题】孟子见到齐宣王时说:“您要建造大房巨屋,就一定要派工师去寻求大木料,工师得到大木料,则大王高兴,以为这人能胜任工作。一旦工匠把木料砍削小了,大王您就会生气发怒,以为这人不能胜任工作。而人自幼学习,长大了就要行为于所学到的东西;大王说:‘暂且舍去你所学的,听我的吩咐去做’,那会怎么样呢?

“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使价值很昂贵,必然要使玉匠雕琢加工。至于治理国家,还在说:‘暂且舍去你所学的,听我的吩咐去做。’那跟要玉匠按照您的吩咐去雕刻玉石有什么区别呢?”

说明 孟子针对齐宣王不能用贤图治的弊病,借用两个比喻来告诫齐宣王应该依靠专家,让他们学以致用,而不要依着自己的好恶爱憎,不要依着自己的个性来治理国家。第一个比喻是木材的利用问题,大木料有大木料的用处,但建造房屋,不能都用大木料;工匠根据修建房屋的需要,将大木料改制成小木料来利用,是因为修建房屋也需要小木料。大小配合,才能有一幢完整的房屋。治理国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大臣有大臣的用处,小吏有小吏的用处,而齐宣王却说:“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就是要抹杀每个人的个性和自幼所学的东西,就是否认贤才治理国家的才能,这正应了老子所说的,用愚蠢的智慧来治理人民。究其实,齐宣王本人又能懂得多少呢?工、农、兵、学、商、农、林、渔、牧、副,让他管理什么呢?必须先要确定其管理范围和职责,他才能名正言顺地管理这一方面的事。如果一个君子所学的是文,让他去管理农林渔牧副,或者是他明明管理着文化方面的事,却要他去过问农林渔牧副方面的事,则是名不正;名份不正,则他管理这方面的事就说不上话,或者是说话没有说服力,这事也就干不成了。这事干不成,那么这方面的礼乐也就兴不起来,也就是说,这方面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不起来;这方面的社会行为规范建立不起来,刑罚就会不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老百姓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奖惩,手足无措。这是孔子根据“正名”原则进行的的一套推论,这个推论是“为政”的重要理论,也是“为政”的思想指导方针,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思想指导方针。根据这个思想指导方针,统治者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必须先要确定事务的范畴,才能确定立个什么官,才能确定这个官职的职权和责任。而这个官员才能根据职权和责任干好他的事。生活中也是这样,做儿女的责任就是要听父母的教导,不到时候,他是不能承担父母亲的责任的。即使是他生儿育女以后,他有了作父母的责任,但在他的父母亲面前,他仍然是父母亲的儿女,还是要承担作儿女的责任。

孟子的第二个比喻是说,雕琢璞玉需要专家,如果玉匠按照您的吩咐去雕琢璞玉,那么很可能这块非常昂贵的玉石也就没有价值了。这就是说,专家在治理国家时,有他的一套办法,如果事事都要按照某个人的旨意和好恶爱憎来办理,那就象外行冒充玉匠雕琢玉石一样了。既然知道雕琢玉石需要请玉匠,同理,治理国家就需要贤才。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懂,可是一旦掌了权,说话有人听了,就会忘乎所以,到处视察,到处指手划脚,恨不得所有人都听自己的话,都按自己的意愿办事。这种情景不但古代有,现代更有,而且是愈演愈烈。尤其在中下层官员和很多企业中,往往形成了一言堂,一个人说了算,而这种人往往很快就倒台了。

相关题目

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
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
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是(    )A.arccos           B.            C
2008年12月11日,地处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
2008年12月11日,地处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在首府南宁的民歌广场召开。据此回答下题。五十年的光辉历程,五十年的沧桑巨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It was a dark and cold night.The taxi driver didn’t have even one passenger
It was a dark and cold night.The taxi driver didn’t have even one passenger all day.When he went by the railway station,①he saw a young man coming out with two bags in his hands.So he quic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性组织的建立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际性组织的建立                  B重要国际会议的召开 C.世界政治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        D世界
His sister left home in 1998, and _______since. A. had not been heard of   
His sister left home in 1998, and _______since. A. had not been heard of       B. has not been heard of C. had not heard of           D. has not heard of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