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B.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山林中的小道可以起到防火隔离带的作用                        

答案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回答,灭火的方法有:             

(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撤走可燃物.                                           

加快物质燃烧的方法是:(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增大氧气的浓度.           

【解答】解;A、氧气的浓度越大,可燃物燃烧越剧烈,因此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故错误;                        

B、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降低.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温,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正确.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故错误.          

D、山林中的小道可以起到隔离带来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是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方法,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烧和灭火两方面的内容,同学们要学会灭天的方法.         

 

相关题目

为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乏会造成贫血的无机盐是(
为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缺乏会造成贫血的无机盐是( ) A.钙           B.铁            C.钠             D.磷
已知反应X+Y =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
已知反应X+Y =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
(09高考模拟)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
(09高考模拟)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
下图为《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
下图为《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据图回答5~6题。 5.《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
Some people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 in a way that you might never have fully
Some people bring out the best in you in a way that you might never have fully realized on your own. My mom was one of those people. My father died when I was nine months old, making my mom a singl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
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为了有效统治,西周实行 A.宗法制      
国家的性质,也叫国体。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的是 A.社
国家的性质,也叫国体。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的是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B.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D.民主的阶级性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