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高原与民歌 刘志成 ①没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高原与民歌

刘志成

①没有葱葱茏茏的山,没有清清澈澈的河,也没有啁啾的鸟鸣和自由自在的牧马,只有那荒原,茫茫苍苍,散漫而无度。唯一有生机的是那些点缀在苍凉中零星的枯柳、疏落的人家,还有经年少水的内流河了。

② 这就是我的陕北高原,赋予我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泉涌动的生命厚土。那座座光秃而苦焦的丘梁,那令人心酸眼涩的苦难的生存环境,激起了高原人发自心底的吼喊,那宛若军帐中的巾帼花木兰般美且刚烈的酒曲和荡人心魂的野不溜溜的山曲,构成了陕北人精神的根基和陕北的浩瀚史诗。如果没有这些质朴无华的“音乐文学”,陕北高原浑厚的生命况味就会顿失光色,陕北人在精神田园里的耕耘就会付出更多的眼泪和心血。

③陕北民歌用它们史诗般的思索和记忆,在高亢而又飘逸的乐音中化作高原风,世世代代、年年月月、时时刻刻,搂抱着陕北破碎的山梁,梳理着陕北的沟沟岔岔,把陕北的叹惜与陕北的雄沉,刻在了陕北人的额头和心里。

④ 但当我又一次走向陕北的山山峁峁,我发现陕北人的苦难在商品经济的炽热气焰中已走向了冷落。历经了大艰难与大悲凉的陕北民歌最自由的飘弋和最响亮的吼唱也同这个世界越来越格格不入。面对现实的物欲横流,它作着最后的挣扎,它当初随苦难滋生,现在也正悲哀无奈地随苦难远去,渐渐荒落。

⑤面对陕北民歌里的爱情和理想风一样的远逝,我在疼痛中作出决定——抢救那些已临消逝的音符。在三年多痴迷的搜集中,那望不到头的山梁,时常令我热泪盈眶地看不够。但是而今疲于捞钱的人群中,还有谁向陕北民歌这朵艺术之花做最后的瞩望和持守呢?

⑥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我去了陕北红碱淖湖。我的目光和那静静地躺在毛乌素沙漠怀抱里的幽蓝的湖水,和那湖畔沙梁上鸡蛋清一样嫩的绿相遇的一瞬间,我的灵魂里涌起了一股难言的感动。风中一缕激情悠远的歌声也袅袅飘来,事前毫无准备的我一下子陷入了那种好久找不到的激动:“郎在丘上放牛羊,姐在河边洗衣裳。郎望姐,姐望郎,牛羊跑上打麦场,搓板打在脸盆上。”

⑦歌声是沙丘中植树造林的人唱的,在明净的天底下,显得那样地悠远,明快,那样地深情、激越。我的心波动在歌声里,眼前的湖水也在宁静中悠然颤动起来。

⑧ 我一下子拔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在陕北的民族交融中,在陕北的驻军移民中,为了生存的陕北人,贪婪的眼睛对准了这块远古时期曾是“气候温和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星罗棋布”的土地,肆意盲目地伐林、开荒。在远古疼痛的信息里,山荒秃了,河流干涸了,气候也干燥少雨了。恶劣的环境渗进了陕北民歌的骨骼,它凝重、悲怆、荒凉的基因,从此在压抑、贫困的陕北人心头扎下了根,顺着时间的甬道,在陕北人的悲欢离合里蔓延、荡漾了下来。而今,当陕北人挺起腰杆,告别了“苦难”时,陕北的土窑洞逐渐成为历史的经典,搬进了宽畅明亮高楼的他们心情舒畅,流淌着凄美、哀怨、痛楚的陕北民歌随风远逝又有什么奇怪的呢?认识到祖先破坏了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酿制了充满血色的荒凉人生的陕北后辈们,把一株株树带进了春天,开始营造一个绿色的梦。梦在民歌中飞翔。我们不难想到,当陕北在子息们的手中还原了远古时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时,陕北定会成为世界的一个经济腾飞的窗口,陕北民歌也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尽管内容我们猜测不出,但调子准像“江南可采莲”那种走进历史的经典一样明朗起来。

⑨眺望着目力所及的地方,大地与蓝天融汇成绿意茫茫的一片,行走在高原的我,幸福在一束明净辽远的光芒里……    

(节选自2007年第2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9.解释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浑厚的生命况味

②梦在民歌中飞翔

20.文章中的陕北高原和陕北民歌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6分)

21.最后一段中,作者感到“幸福”的原因有哪些?(4分)

22.近年来许多人呼吁抢救传统民间艺术并付诸行动,本文作者就曾抢救过陕北民歌。你认为这种行动有必要吗?请简述理由。(4分)

答案

19.(4分)(1)指的是高原人长期以来形成的坚强、痴气、真性情与灵气。

   (2)民歌中蕴含着高原人的林密草茂、水沛土肥和经济腾飞的美好梦想。(每句2分)

20.(6分)高原的地理条件决定民歌的风格,民歌的风格反映了高原人的生存环境。(2分,每点1分)恶劣的环境使得民歌凝重、悲怆、荒凉;在商品经济下,民歌渐渐荒落;当人们认识到要保护生存环境时,民歌变得明朗起来。(4分,答出1点得2分)

21.(4分)看到了树林,听到了悠远、明快的歌声(1分);拨开了一直困扰着我的陕北民歌在历史与现实里的迷雾(2分);想到了高原的美好未来(1分)。

22.(4分)①有必要。因为民间艺术中积淀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新艺术应该在借鉴吸收传统艺术基础上才能创新发展。②没必要。传统艺术有产生的土壤,如果土壤没有了,艺术的消失也是必然的,抢救徒劳无益;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符合历史发展


解析:

相关题目

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
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的GIS技术程序是 A.数据处理  B.信息源  C.数据库  D.表达  
—      is Mike? —He is in the classroom. A. What            
—      is Mike? —He is in the classroom. A. What             B. Who           C. How        D. where
Yu Min,one of ________ scientist in the world,won China's top science award(
Yu Min,one of ________ scientist in the world,won China's top science award(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 on January 9,2015. A.famous           B.most famous  C.more famous  D.the
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
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越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
(14分)△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在射线AB和BC上分别有动
(14分)△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在射线AB和BC上分别有动点P、Q,且AP=CQ,连结PQ交直线AC于点D,作PE⊥AC,垂足为E.(1)如图,当点P在边AB(与点A、B不重
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  
某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    ) A.9cm              B.12cm             C.15cm                     
经历了50年的沧桑巨变,当前西藏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经历了50年的沧桑巨变,当前西藏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8年,西藏农牧业进人第21个丰收年,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西藏自治区现职省级领
质量为m的A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与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
质量为m的A球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与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质量为4m的B球正碰,碰后A球反向,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1/2,则碰后B球的速度是  (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