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了(明朝)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到1601年时,整个内地已经有2500个天主教徒。
材料二: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天主教的一支)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他被顺治皇帝授以钦天监监正(官职名)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图谋不轨,并攻击《时宪历》(清朝时期使用的历法)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被捕入狱。1668年,康熙帝亲自审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定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时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等人传教方式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3)综观两段材料,你对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