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

答:                                                                                                                 

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

答:                                                   

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答:                                                                                                             

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大量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

答:                                                                      

答案

【小题1】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本题4分,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小题1】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 “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小题1】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小题1】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要求答出两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相关题目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 C.③④溶液的溶质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公害化学。下列叙述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 用聚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
下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虚线为运动方向,实线为偏转方向) A            B             C            D
 —________busy schoolwork,the children also have to take arts,music and
 —________busy schoolwork,the children also have to take arts,music and sports classes in their free time. —I wonder what they will become. A.In addition    B.Owing to   C.Exce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前项和为,则它的公比    A.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前项和为,则它的公比    A.                  B.                   C.                    D.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标况下11.2 L H2 中的电子数为0.5 NA B.0.1 mol CH4所含氢原子数为0.4N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