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

张明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广口瓶内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瓶塞塞住,并用凡士林密封.

1)要验证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需将装置放置在黑暗的环境中,目的是避免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瓶内的 二氧化碳 ,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后,发现广口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 浑浊 ,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 二氧化碳 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

3)然后,将该装置移到阳光下较长时间,取下其中一片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发现叶片 变蓝 (填变蓝不变蓝,原因是 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缺少对照实验(或对照组或对照) 

答案

考点

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条件光的实验,识图分析作答.

解答:

解:(1)实验前要将装置放到黑暗的环境中,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就不能消耗瓶中的二氧化碳,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实验中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瓶中的产生了较多二氧化碳.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植物因为没有光是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故石灰水浑浊是由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较多的二氧化碳的缘故.

3)在光下,由于植物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淀粉,所以遇碘变蓝色,原因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物中有淀粉.

4)该实验设计的不足是没有对照组.改进这个实验,可以再设置同样一组装置,然后不让其见光.这样就形成了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浑浊;二氧化碳(或CO2

3)变蓝;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4)缺少对照实验(或对照组或对照)

点评:

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题目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Na2CO3+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Na2CO3+CO2+H2O===2NaHCO3 B.4Fe(OH)2+O2+2H2O===4Fe(OH)3 C.2Na2O2+2CO2===2Na2CO3+O2 D.Ca(OH)2+2NH4Cl===CaCl2+
下图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
下图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8分)⑴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
(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
(10内江2)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9.7g,其含义是在20℃时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同时生成碳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它不但是那一个时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
(8分)(1)以下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实验装置,下列有关
(8分)(1)以下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装置①,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态有机物   B.装置②,可用
如图所示,若两匹马各用1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弹
如图所示,若两匹马各用10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同一弹簧测力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A.2000N        B.1000N         C.0N        D.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20分) “你没有心。”
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0—13题。(20分) “你没有心。”高个子的党卫队队员说。 “啊,我有心的。”我说。我因为还有足够的力量来捍卫自己的心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