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精神之树 张栓固     走过古柏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精神之树

张栓固

    走过古柏掩映的神路,已感到无形的凉意扑面,世事的喧闹在思绪里一点点地远离。

    在神路的引导下,我们走向这向往已久的老祖宗的庭院,跨越过青石牌坊,走过石桥,我和人们一道虔诚地扑进了千年智者老人的怀抱,充分地享受着那种心灵阳光的沐浴,实质上那是一种慈祥,一种抚摸,一种虔诚。

    千年庭院,青砖绿瓦,斗拱檐壁,更显出了它的厚重和深不可测,阳光透过森森古柏,稀疏的枝叶斑斑驳驳,交织出冥冥的云烟氤氲。头脑里蓦地没有了时常缠绕的世俗的浮躁,哪怕是一时的忘却+心灵也算是在这里寻找到了宁静,如同寻找到一座小憩的港湾。心不再有往时的漂泊和游离。我慢慢地移动着脚步,在一块块青砖绿瓦的瞩目中,在一棵棵古柏的身影下,但我无法走出它们的目光,也无法远离开这大山般的身影。我细细地翻阅着这目光这身姿,这部智慧的

巨书,真正地发现了自己的贫乏和渺小。

    一种思想,一种学说,一种精神在生活中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且成为规范人生的尺度,又在千百年中被发扬光大,它的伟大是显然的,是超越时空的,不是一代帝王,几个英雄所能包含得了的;反而,它却包含了一切帝王和英雄。

    硕大的孔庙,几座庭院,除却座座巍峨的古老建筑,占据庭院世界的要属这一棵棵参天古柏。古柏相伴着岁月,相伴着历史走进了今天。它们老态龙钟了,却从没有自傲,没有以功臣者自居。岁月的沉重中,它们仍挺拔昂首;满身挂满

了斑斑龙鳞,枝头却永远喷吐出青春的翠绿。庭院每一棵古柏都如一幅生动的画,一首浓郁的诗,它们舒展身姿,或低眉浅唱,或浓荫如盖,或风骨遒劲。每一棵树下,我都不由自主地停步,细细地品读这枝叶,品读这风雨留下的无尽沧桑。

我想我是在翻阅着历史。翻阅着波澜壮阔的民族的历史,那般的浑埠.那般的莫测。那般的沉重,那般不屈不挠的意志,都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里面有—种精神,这精神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它平凡里有着伟大,简朴却耐人寻味。我站在树下,古柏作为背景。按下相机快门。留一个纪念。其实。何止是纪念,在这里我们已经领悟到一点什么。

    大约从明朝开始,那些帝王们除了不断地来这里拜谒,还大兴土木,扩修庭院,建筑宫殿,每每都要立碑纪念。一座空林立的石碑后面,香火缭绕中,宏大的典礼下,虔诚的祈祷声里,究竟有几多的真诚呢?

    更多的平民百姓来到这里,是要沾上文化的味道,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生活中一个文雅文明的人,希望走出愚昧,走出无知,让自身多一点高尚。  而且这种意识正被越来越多的世人接受。孔子这位儒文化的祖先,在他生

前,并不那久富有,并不那么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他却使身后的岁月辉煌了。

    万世师表,这一座无形却巍峨的丰碑永远地伫立在我们面前。

14.“世事的喧闹”在文中有什么含义?(6分)

15.从文中看,“岁月的沉重中,它们仍挺拔昂首;满身挂满了斑斑龙鳞。枝头却永远喷吐出青春的翠绿”这句话意在赞颂什么?(4分)

16.本文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从文中任举一例。点明手法并说明其作用。(6分)

17.你认为可否将本文的标题换成“孔庙游记”?请简述理由。(6分)

六、(16分)

答案

14.“世事的喧闹”一指外界环境的嘈杂,二指现实社会生活中浮躁的心态。

15.赞颂了孔子思想,孔子学说的超越时空而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6.(示例一)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用“森森古柏”象征孔子的精神和学说,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物象。

(示例二)本艾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本文第7段和第8段将帝王祭孔和市民祭孔进行对比.从而鲜明地揭示了两者祭孔的不同目的。

17.不可以,因为本文不重在记游,而重在强调孔子精神、思想、学说历久弥新,以“精神之树”为题,可以更加凸显本文的主旨。

相关题目

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
王老师在某工厂废水处理池中提取一瓶含有AgNO3、Cu(NO3)2和Al(NO3)3的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
2.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制了一项化学
2.据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制了一项化学干扰技术,有望使人体的致病基因“沉默”下来。这项干扰技术很可能是干扰了细胞内的( )
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
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A.4°N,116°E             B.40°N,10°W C.68°S,20°E           
 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点Q(,)在第_______象限.
 若点P(,)在第二象限,则点Q(,)在第_______象限.
若直线(  ▲ )     A.-2              B.0     
若直线(  ▲ )     A.-2              B.0                C.-2或0          D.
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6gNO
若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B.1 mol Na 与足量O2 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江 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江 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①。青山缭绕②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注】① 徊:徘徊。②缭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跨国
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是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跨国公司   ③产业转移 ④经济全球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