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有16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有2000多万人口,13个兄弟民族,地上有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还有千姿百态的塞外自然、人文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目前,国家已把新疆列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这预示着新疆将步人一个自然资源大规模开发和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然而,针对新疆自然资源富集、社会经济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新疆经济发展必须走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材料一 新疆地区图
(1)根据新疆的资源优势,今后应该重点发展哪些产业部门?
(2)目前南疆的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流域内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盐化,天然植被衰败,野生动物减少,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不断扩大。针对这种现状,今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该流域的生态环境?
材料二 公元前60年汉宣帝为了加强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设西域都护府,自此“汉之号令班西域矣”。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以及专理西域屯田事务的戊己校尉等高级官员,册封当地首领,还在天山南北实行屯田;又修筑城堡,建立烽燧(音遂 sui),进一步拓展丝绸之路。
材料三 乾隆年间,(新疆)回部贵族发动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朝派兵前往南疆镇压。由于“大、小和卓”的残暴统治,当地人民甚至一部分维吾尔族上层也和清朝军队合作平叛。1759年,清军平定叛乱。不久,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3)据材料一指出汉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4)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军为什能够取得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胜利?
材料四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艳丽的服饰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呈现出新疆歌舞浓郁的塞外风情。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新疆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解放后,中央加大对新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期,阿勒泰乐器“苏尔”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材料四进行解读,简要回答所得出的基本观点。
(6)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面临着实现跨越性发展的机遇。结合本题材料提供的相关信息,从哲学角度分析,新疆怎样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