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湮(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献”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答案

(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这是一首咏唱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景象的词作。写得艳丽浓郁,光采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意。

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照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后一句是对眼前花繁叶茂的美景充满惊奇地赞叹,“何许”,即何处;“献瑞”中的“瑞”是祥瑞、吉祥之义。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千朵万朵的红花在翠绿的枝叶映衬下明艳照眼,这是何处飞来的花神为点缀人间作出的精心奉献!“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二句,仍然着意写花态之美,前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径直以穿衣着裳的“花神”指花;“粲粲”是鲜明的样子。后句中的“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中有“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在这里则指神话中精于织锦的织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这般景象只应天上才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到!这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四句写花的内在质地与对春光的爱惜。“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中,以纯“真”写花的香,以美“妙”写花的质,真可谓玉质天香,它们怎能经受得住浊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相关题目

根据下图所示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完成下
根据下图所示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硬质玻璃管中已开始发生反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
--- Where did you get to know her? --- It was on the farm _________ we worked. A
--- Where did you get to know her? --- It was on the farm _________ we worked. A.that           B.there            C.which         D.where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3分)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
雄蛙的一个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S1,S2),一个
雄蛙的一个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S1,S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C1,C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
We took ______for granted that he would join us. A. this     B. that    
We took ______for granted that he would join us. A. this     B. that      C. it       D. them  
解方程:=.
解方程:=.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