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19.这首诗的首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本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19.这首诗的首联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本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 首联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20. 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可见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流露出对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的钦羡之情,表现了诗人向往归隐的情思。
【解析】
19.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的作者及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前四句中“不站空临边”是“和戎”的后果,表达对统治者的谴责;中间四句中“白发”“笛”写边境将士的生活,表达的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最后四句写沦陷区百姓的痛苦,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由此可得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怒和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等爱国情怀。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中构成对比的关键词,从运用的对比手法及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例如,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和战士切盼杀敌;年华已逝和壮心不已等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了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与对朝廷的愤慨之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