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卷】 现代文阅读(二) 买面包的小女孩

2016·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卷】

现代文阅读(二)

买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准备去做手术时,一个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我丈夫忙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手术结束后,丈夫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回公司忙去了。
   
③下午,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暗自庆幸:幸亏丈夫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也不和她目光接触,大概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这次大家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一般。我看不下去了,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离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
   
⑧这天,丈夫一早过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有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没有欺骗,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小女孩都没出现。第二天,第三天,她都没来,我反而有点牵挂了,是不是我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第四天办出院手续时,我悄悄向护士打听。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11“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12“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护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13“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早点回家呀。”我急急地说。
   
14“她有智力缺陷,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护士笑着道。
   
15我走出护士站,丈夫正等着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丈夫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请她转交。出了医院,丈夫问我写了啥,我说,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删改)

20.为什么人们先前买了女孩的面包,后来却不愿再买了呢?而“我”为什么最后又给女孩留下钱呢?

答:               

21.结合语境,赏析划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我丈夫掏出20元钱递给小女孩。

答:              

2)“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答:               

22.文章第⑧段能否删去?请结合全文说出理由。

答:              

2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研读全文,说说你的理由。

答:              

答案

20.1)因为人们误会小女孩是个心术不正的人(2)因为我知道了小女孩的情况,误会解除。

21.1)“忙”,连忙之意。写出了丈夫毫不迟疑的情态,表现了他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2)“怯生生”,胆怯畏缩(担心害怕)之意,表现“我”对女孩的关心和歉疚之情,担心刺激或伤害到她。

22.不能删(1)本段对人物形象有塑造作用。通过丈夫与众人的对比衬托出丈夫友善待人、富有同情心的形象

2)丈夫的话对友善助人的主题有暗示作用

3)与首段呼应,又为文末埋下伏笔,使全文结构严谨

23.示例1:“小女孩”是主人公(1)标题“卖面包的小女孩”暗示了文章主人公(2)故事情节紧紧围绕“小女孩”来展开,买面包—被拒—被无视—被驱赶—得到帮助,小女孩是误会产生和解决的中心人物(3)文章通过“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人生 遭遇来表达主题:我们应该友善地对待和帮助身边弱势群体

示例2:“我”是主人公(1)人物刻画上,文章对“我”的着墨最多(2)文章的主旨是通过“我”对卖面包的小女孩前后态度的转变体现出来的(3)情节构思上,“我”是线索人物,众人的表现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出来的,误会的解除也是通过“我”来完成的

示例3:“丈夫”是本文的主人公

1)“丈夫”最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中心,他的身上寄寓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2)文章是以“小女孩卖面包”的故事为载体,通过“我”和群众的表现来对比衬托丈夫的正面形象,从而表现出友善主人的主题,文章主题也借丈夫之口暗示

3)从情节构思上看,丈夫是关键人物,他的在场和缺席直接影响到情节的发展变化;丈夫在场,小女好卖出面包;丈夫不在病房期间,小女孩受到冷遇,丈夫出现,数落了“我”,我的意识有所转变才会有后面的牵挂与询问,最终才会留钱给小女孩

示例4:“我”和“小女孩”都是主人公(1)两人都是文章主要描写对象,人物形象典型(2)文章主旨的表现离不开两人的共同作用(3)情节的展开与推进也与两人密切相关。

相关题目

如图所示,有一矩形闭合导体线圈,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
如图所示,有一矩形闭合导体线圈,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运动。下列图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大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大运河拥有无与伦比的时空尺度,拥有无数的码头、桥梁,河道边的衙署、官仓,而这条由物质
张强同学想探究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争霸的历史,他上网查
张强同学想探究20世纪50~70年代美苏争霸的历史,他上网查找的资料中,不应该有A.科索沃战争       B.苏联出兵阿富汗   C.美国对越战争     D
下列各组所列的两大洲中,以运河作为分界的有 ①亚洲、非
下列各组所列的两大洲中,以运河作为分界的有 ①亚洲、非洲 ②亚洲、欧洲 ③欧洲、非洲 ④北美洲、南美洲 A.②③             B.③④     
给出数阵:  0  1  …  9             1  2  …  10     
给出数阵:  0  1  …  9             1  2  …  10            …  …  …  …             9  …  …  … 其中每行、每列均为等差数列,
已知a,b∈R,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已知a,b∈R,则“”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为世界著名河流的河口。据此回答。 发生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为世界著名河流的河口。据此回答。 发生饥民骚动的国家多数位于___河所在的大洲(  ) A.①                        
(11分)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科学家很
(11分)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科学家很早就开始了对空气的研究。                   图Ⅰ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