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活动。(6分)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

语文实践活动。(6分)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千百年来,它像雨露一样,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田;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学,分享智慧”吧。

1.【扬国学精神】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为学校的电子显示屏原创一条宣传语。要求宣传语中含有“经典”一词。(2分)

例:①书香溢满校园,经典伴我成长。②用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

2.【诵经典华章】经典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分)

①《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相近的阐述:                                   

②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两章》中与这一看法相同的语句是:                                        

3.【晒百家观点】在诵读《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岐。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的决定作用,是“封建糟粕”,《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2分)

 

答案

1.【扬国学精神】示例:(1)品国学经典,展中华风采。(2)与经典同行,和圣贤为友。(3)诵读国学经典,开启智慧人生。(4)经典进课堂,诵读成风尚。(5)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经典能致远。(6)读国学经典,塑高尚人格。(7)朗诵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8)让国学经典走进我们的生活。(没有“经典”一词不得分)

2.【诵经典华章】(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分)(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3.【晒百家观点】示例:“国学”是当是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它必然会有一些糟粕或过时的东西,但它同样有着许多精华,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解析:宣传语要有号召力和倡导性;诵经典华章,积累准确,书写正确;晒百家观点,只要观点合理,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相关题目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之间通讯的是  A.兔子逃跑时竖起尾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动物之间通讯的是  A.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        B.乌鸦筑巢  C.鸟类逃跑时发出鸣叫        D.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标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场所、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说法不正
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场所、原料、产物和能量的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
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
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________________。 (2)在
(12分)公路上一辆汽车以速度v1=10m/s 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
(12分)公路上一辆汽车以速度v1=10m/s 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一人为搭车,从距公路30m的C 处开始以v2=3m/s的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司机见状途中刹车,汽
集合 与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同,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集合 与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同,则的取值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源于生活,“柴、米、油、盐”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化学源于生活,“柴、米、油、盐”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你填空: (1)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第17届会议,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