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州,每州置一刺史,监察地方。其督察内容规定六条:“第一,强宗豪右占有田地房屋超过规定,‘以强凌弱,以众暴寡’﹔第二,郡国相守不遵奉诏令行事,‘侵渔百姓,聚敛为奸’﹔第三,守相不体恤疑案,随意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为百姓所痛恨﹔第四,守相选举不公,‘苟阿所爱,蔽贤宠顽’﹔第五,守相子弟仗势欺人,私相嘱托以图逃避监察﹔第六,守相与下属勾结,巴结豪强,贪污受贿等。”
——孔令纪等《中国历代官制》
材料二 “自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为之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太平治迹统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汉代刺史监察的主要对象。监察会起到什么作用?(4分)
(2)材料二中,赵普“劝上革去其弊”的“弊”指什么?北宋如何解决这一弊端?结果如何?(10分)
(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斗争的趋势是什么?(2分)
(4)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问题上历来有不同意见,你认为应如何处理为妥?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