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说魏王不听,人惑谗之,陈平亡去。居无何,汉王攻下殷(王)。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行杖剑亡。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与语而说之,是日乃拜平为都尉。诸将尽讙(喧哗)。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十,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楚围汉王于荥阳城。久之,汉王患之,请割荥阳以西以和。项王不听。汉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昧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大牢具(规格很高的丰盛酒宴),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

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平身行杖剑亡                       间:抄小路。

       B.汉王疑之、召魏无知                    让:责备

       C.汉王乃,厚赐                         谢:道歉。

       D.大王诚能出数万斤金                   捐:捐献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B其中未必有也

       C.天下纷纷,何时定乎

1.3.5

 
       D宣言诸将钟离昧等为项王将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平投靠刘邦前,先是在魏王咎手下任职,后来又服务于项羽,但是均不得志,他的建议不被魏王咎采用,他也得不到项羽的信任和重用。

       B.陈平归汉后得到了刘邦的赏识,但引起了诸将对他的不满和非议,然而经过魏无知的调查和陈平的申诉,最终刘邦消除了对他的疑虑。

       C.陈平足智多谋。刘邦荥阳被围,他利用楚军中存在的可以导致混乱的因素,行反间计,使得项羽怀疑刚直忠诚之臣,成功地分裂了楚军。

       D.陈平施行反间计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刘邦信任、重用贤能,不吝重金;二是充分利用了项羽猜忌多疑,容易听信谗言的性格弱点。

4、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1)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2)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答案

1D(捐:古代汉语意为舍弃,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2A(古今意义均为“选择与使用人员”。B项“其中”,这里是两个词,意思是“他的内里”,现代汉语指那里面;C项“纷纷”,古代汉语意为紊乱貌,此处语境义为纷争;现代汉语限用以形容言论、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D项“宣言”,古代汉语意主宣言、声明,此处语境义为扬方、公开散布;现代汉语亦可释为宣告、声明,但限用于对政治纲领或对重大政治问题表明基本立场和态度)

3B(“经过魏无知的调查”不当)

4.(见译文)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阳武县户牖乡人。年轻时家里贫穷,喜欢读书。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到魏王咎手下做事。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有的人又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而去。

过了不久,汉王攻下殷地。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平定殷地的将领官吏。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逃走。

陈平于是到修武归降了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他进去。汉王跟他交谈并喜欢他,当天就任命为都尉,众将都喧哗起来。绛候、灌婴等都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只不过像帽子上的美罢了,他的内里未必有真东西。我们听说陈平在家时,曾和嫂嫂私通;在魏王那里做事不能容身,逃亡出来归附楚王;归附楚王不相合,又逃来归降汉王。陈平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作乱奸臣,希望大王明察。”汉王怀疑起陈平来,召来魏无知责问。魏无知说:“我所说的是才能,陛下所问的是品行。现在如果有人尾生、孝已那样的品行,但对胜负的命运没有好处,陛下哪有闲暇使用这样的人呢?楚汉对峙,我推荐善出奇谋的人,只关心他的计谋是否确定能够有利国家罢了。”汉王召来陈平责问道:“先生在魏王那里做事不相合,便去楚王那里做事而又半道离开。如今又来跟从我,讲信用的人原来是这样三心二意吗?”陈平说:“我在魏王那里做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建议,所以我离开他到项王那里做事。项王不能够信任人,他所信任、宠爱的,不是那些项氏宗教就是妻家的兄弟,即使有奇才也不能重用,我这才离开楚王。听说汉王能够用人,所以来归附大王。”汉王于是向陈平道歉,丰厚地赏赐了他,任命他为扩军中尉,监督全体将领。将领们这才不再说什么了。

楚军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城。过了好一段时间,汉王担心这种困境,请求割让荥阳以西的地区来讲和。项王不同意。汉王对陈平说:“天下如此纷乱,什么时候才能安定呢?”陈平说:“大王如果能舍得拿出几万斤黄金,施行反间的计谋,离间楚国的君臣,让他们互生怀疑之心,项王为人猜忌多疑,听信谗言,他们内部定会互相残杀。汉军可趁机发兵攻打他们,击败楚军是一定的了。”汉王认为陈平说得对,于是拿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听凭他使用,不过问他的支出情况。陈平用了很多黄金在楚军中进行离间活动,在众将中扬言钟离昧等人作为项王的将领,功劳很多,但始终不能划地封王,他们打算跟汉王联合起来,消灭项王,瓜分楚国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羽果然猜疑起来,不再信任钟离昧等人。项王已经怀疑上钟离昧等人以后,派遣使者到汉军那里打探。汉王备下丰盛的酒宴,命人端进。见到楚王的使者,汉王就佯装吃惊地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竟是楚王的使者!”又让人把酒肴端走,换上粗劣的饭菜端给楚王的使者。楚王使者回去以后,把这些情况禀告给项目。项王果然大大地怀疑起亚父。

相关题目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Recently I gave my adult students homework.It was to g
下列关于燃烧及事故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室内起火,
下列关于燃烧及事故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
下列烷烃的命名是否正确?若有错误加以改正,把正确的名
下列烷烃的命名是否正确?若有错误加以改正,把正确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与清政府对峙
太平天国进行北伐和西征的主要目的是 A.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推翻清朝统治 C.把西方列强赶出中国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数列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数列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是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对任意自然数n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座的各位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H<0。现有三个
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O2(g)2SO3(g),△H<0。现有三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II、III,按如下图所示投料,并在4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