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读后完成7――10题。中国建筑中的塔梁思成砖石建

阅读下面的文章,读后完成7――10题。

中国建筑中的塔

梁思成

砖石建筑物中,最主要的是塔。也许有人认为塔是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事实上,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和技术主要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过去的社会既然是封建和迷信的社会,当时的建筑当然是为封建和迷信的社会服务的;因此,中国的建筑遗产中,最豪华的、最庄严美丽的、最智慧的创造,总是宫殿和庙宇。欧洲建筑遗产的精华也全是些宫殿和教堂。

在一个城市中,宫殿的美可望而不可及,而庙宇寺庙的美,人民大众都可以欣赏和享受。在寺院建筑中,佛塔是给人民群众以深刻的印象的。它是多层的高耸云霄的建筑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它。它是最能引起人们对家乡和祖国的情感的。佛教进入中国后,这种新的建筑形式在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发展。

在佛教未到中国之前,我们的国土上已经有过一种高耸的多层建筑物,就是汉代的“重楼”。秦汉的封建主常常有追求长生不老和会见神仙的思想;幻想仙人总在云雾飘渺的高处,有“仙人好楼居”的说法,因此建造高楼,企图引诱仙人下降。佛教初来的时候,带来了印度“堵坡”的概念和形象―――一个座上覆放着半圆形的塔身,上立一根“刹”竿,穿着几层“金盘”。后来这个名称首先失去了“堵”字,“堵坡”变成了“塔婆”,最后省去“婆”字而简称“塔”。中国后来的塔,就是在重楼的顶上安一个“堵坡”而形成的。

7、下列对塔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佛塔应该是寺院建筑的一种,是为封建和迷信服务的。

B.为了让全城的人在遥远的地方就能够看见,塔修成高耸入云的建筑。

C.塔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只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有一些发展罢了。

D.塔的形式也反映出人们对宗教信仰的向往和追求。

8、下列不属于塔的成因的一项:

A.秦汉的封建主常常幻想成仙遇仙和长生不老。

B.佛教带来了“堵坡”这一概念和具体的形象。

C.由于口语传承中概念和语音的变化,使“堵坡”变成了塔。

D.佛教的信仰和追求,使人们想有一种高耸入云、引人注目、令人产生丰富想象和联想的建筑。

9、对原文第一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A.中国的砖石建筑里,最主要的是塔。

B.在一个阶级社会里,一切艺术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C.塔的价值,完全表现在封建迷信的宗教信仰上。

D.中国和欧洲的建筑精华全是些宫殿、庙宇或教堂。

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在阶级社会里,关于佛教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也应该有很多精品。

B.在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人文积淀的城市里往往保存着较完美的宗教艺术品。

C.凡有佛教传入的国家,都一定会有塔这种建筑。

D.从“塔”这个概念的产生,可以知道,通过对佛教中一些音译术语的研究,能够发现汉语语音的一些发展演变规律。

答案

7C  8A   9D  10C

相关题目

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
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        B.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任选一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1分,任选一题。) . ⑴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      。(杜甫《兵车行》) . 举酒属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和时间       B.速度和质量       C.质量和时间       D.加速度和位移
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
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0.1,-,3,0,-;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2,0.1,-,3,0,-; 负分数是                 ;整数是                   .
如图1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
如图1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则(   ) A.场强Ea>Eb,Eb>Ec                   B.电势a>b,c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