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图Ⅰ为化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图Ⅰ   

(1)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O2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Ⅱ所示的装置。

        图Ⅱ   

①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铜与稀硝酸                       D.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Ⅱ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冷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

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_________。

③比较上图两套装置,用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Ⅰ是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图Ⅱ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__________。(均填“增大”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填“图Ⅰ”或“图Ⅱ”)装置的原理相似。

答案

解析:(1)小题较容易,HCl、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CO2在NaOH溶液中溶解度也很大,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选B。(2)小题①②与第(1)小题相似处均是通过形成一定的压强差产生喷泉,不同之处是第(1)小题通过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压强差,而本小题①②是通过增大烧瓶外压强形成压强差。①选项C、D,锥形瓶内迅速产生的气体将溶液压入烧瓶形成喷泉。②选A,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酒精挥发加快,锥形瓶内压强增大。(2)小题③对形成喷泉可能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深化课本知识,故图Ⅰ是减小烧瓶内气体压强,图Ⅱ是增大锥形瓶内的压强。

答案:(1)B  (2)① CD  ②A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酒精挥发加快,锥形瓶内压强增大  ③减小  增大(3)图Ⅰ

相关题目

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
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的有    A.乙酸异丙酯                           B.甲酸叔丁酯    C
There are many l____________ about theexploits of Robin Hood.  
There are many l____________ about theexploits of Robin Hood.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
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x的值为负数,y的值为正数
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x的值为负数,y的值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
假设你是李华,今年夏天即将进入伦敦大学学习,但是不知
假设你是李华,今年夏天即将进入伦敦大学学习,但是不知怎样适应国外大学的生活。所以写信给你的英国笔友John,结合下列其他大学新生经常遇到的
在百度里面输入“汽车降价”,会跳出很多条目,比如“捷
在百度里面输入“汽车降价”,会跳出很多条目,比如“捷豹XF指导价63.8万-69.8万元,最高降幅20.8万,宝马M3指导价106.6万元-123万元 最高降幅18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风筝趣话索鸿英  ①人是万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5分)风筝趣话索鸿英  ①人是万物之灵,凡想得出的,总是要设法做出来,风筝便是生动的一例。我们祖先看见鸟儿在天空
近几年春季,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
近几年春季,受亚洲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