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炳烛夜谈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③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9.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6分)

1)卿今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3)蒙辞军中多务           4)及鲁肃寻阳(     

5已暮矣                6)盲臣敢戏君乎      

20.《孙权劝学》中有两个成语,请写出成语并解释含义。(3分)

21.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22.根据语段内容回答。(5分)

1)“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2)吕蒙不愿学的理由和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分)

答案

19.当权,当道    粗略地阅读          担心   怎么、哪里

20.吴下阿蒙(0.5分)    解释: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1分)

刮目相待(0.5分)    解释: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1分)

21读书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小时候喜欢学习,犹如白天刚刚出来的太阳。

22.(1)拜蒙母   与蒙结友(1分)  一方面说明了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1分)另一方面也是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1分)

2)军中多务(事务多)    恐已暮矣(年纪大)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即可。

相关题目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蜡烛融化   B.冰融化成水   C.煅烧石灰石   
以初速为,射程为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一物体
以初速为,射程为的平抛运动轨迹制成一光滑轨道。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轨道顶端滑下,当其到达轨道底部时,物体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为 A.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
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
自从货币产生之后,货币的形式不断发展变化。在货币的各种形式中,更容易发生通货膨胀的是(      ) A.铸币            B.商品货币   
△中,点,的中点为,重心为,则边的长为(    )       A
△中,点,的中点为,重心为,则边的长为(    )       A.         B.              C.             D.
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
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CO2与CaO化合是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与液溴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苯与液溴在FeBr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B.二氧化硫有漂白、杀菌性能,可在食品生产中大量使用 C.实现化石燃料
寒假期间去东南亚地区旅游,所见所感与东南亚地区相符的
寒假期间去东南亚地区旅游,所见所感与东南亚地区相符的是     A. 这里有一望无际的草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B. 这里的冬天分外寒冷,到处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