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年全国卷) 江间作四首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年全国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

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

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相关题目

   (2)班级准备编写一本以“谨记历史,展望未来”为主
   (2)班级准备编写一本以“谨记历史,展望未来”为主题的宣传手册。请你为这本手册拟一个书名,并设计两个编写栏目。(不得照抄示例) ①书
The news made us very___________. All of us began talking_________. A. happy,
The news made us very___________. All of us began talking_________. A. happy, happy              B. happily, happily C. happy, happily             D. happily, happy
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
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A.台北、广州、南宁、昆明       B.台北、福州、广州、海口   C.福州、广州、海
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_____  
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_____  
We forgot to bring our tickets, but please let us enter, _____? A. do you   
We forgot to bring our tickets, but please let us enter, _____? A. do you        B. can we       C. will you     D. shall we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
依照例句,任选一种事物,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3分)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并非粉笔屑,它是教师撒出的智慧的花朵。 
下面属于我们应该积极培养的学习习惯是(      )A.三
下面属于我们应该积极培养的学习习惯是(      )A.三天打鱼,两天晒网B.临时抱佛脚,考前搞突击C.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能够持之以恒D.一
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 A.    
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为 A.      B.-2      C.       D.2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