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一)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
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万章下》)
(二)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
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告子下》)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一)中子思认为,每次送肉来都以国君的名义,不是供养君子的方式。
B.选文(一)孟子认为尧是懂得尊重贤人之道的君主,但对舜过于放纵。
C.选文(二)中孟子提出君子可以出来做官有三种情况,可以辞去不干也有三种情况。
D.选文(二)中孟子认为如果国君一时没有按照君子的主张办事,但是接待上恭敬有礼,那么君子还是可以暂时就任的。
2.根据以上两个文段,简要谈谈孟子认为国君应如何对待君子,又分别是从什么角度阐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