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 10 | 30 | 50 | 60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3 | 37.0 | 37.3 |
硝酸钾 | 20.9 | 45.8 | 85.5 | 110 |
(1)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 (填“A”或“B”).
(2)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当60℃的该溶液降温到1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g.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由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趋势结合溶解度表可以确定A;50℃与10℃的溶解度通过计算解决析出晶体的问题.
【解答】解:(1)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由溶解度表可以看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A是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不能形成饱和溶液;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故降到10℃时能溶解20.9g硝酸钾,故析出晶体的量是90g﹣20.9g=69.1g.
故答案为:(1)A;(2)不饱和;69.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