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天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天下生人,本无番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故尝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                                                        ——唐初名将李靖

“徙于兖豫之间,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直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捍)蔽,策之善者也。”

——唐初大臣温彦博

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藩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及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地理志》

材料三   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宋又实行经济封锁,人民饮无茶,衣帛贵”,弄得夏国民怨沸腾……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二十五万五千。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的标号①②③④所指区域中的民族各是今天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2)联系材料二.三概括唐宋两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特点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何在?

       3)归纳两时期民族关系的共同点及其历史影响。

答案

1)满族;裕固族维吾尔族;藏族;白族彝族

2)唐积极主动,制约着民族关系的走向;战争胜利,开明政策,臣服众多少数民族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北宋处于被动劣势,受少数族政权制约;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战争失败,岁币换和平;后为少数民族政权所灭。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力量对比变化,唐政治清明,国力强,统治者开明政策;少数族弱;宋集权导致积贫积弱,政治腐败;少数族崛起;

3)共同点:有战有和,和平.交往是主流。影响:贸易,杂居,促进边地开发和少数族封建化;有利唐宋经济文化繁荣多样;推动民族融合,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奠基。

相关题目

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
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在不断开开关的情况下,该同学滑动滑动变阻器,使滑动变阻
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下列做法不正确
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BaCl2),加Na2SO4溶液,过滤 B.KNO3溶液(AgNO3),加NaCl溶液,过滤 C.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
 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
氢化热是指一定条件下,1 mol 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
氢化热是指一定条件下,1 mol 不饱和化合物加氢时放出的热量。表中氢化热数据。 化合物 氢化热  (kJ/mol)119.7232.7208.4 根据表中数据推断正确的是 A.环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
p{font-size:10.5pt;line-height:150%;margin:0;padding:0;}td{font-size:10.5pt;}(08海安市摸底考试)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观察不到的细胞结构是    A.
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
已知△ABC的三边长为a、b、c,满足直线ax+by+c=0与圆x2+y2=1相离,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
某人得了脂肪肝病(即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那么肝细
某人得了脂肪肝病(即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那么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脂肪       B.水         C.蛋白质       D
将边长为1 m的正三角形薄铁皮沿一条平行于某边的直线剪成
将边长为1 m的正三角形薄铁皮沿一条平行于某边的直线剪成两块,其中一块是梯形,记s=,则s的最小值是 .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