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据说它已经存在400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根据这则短文的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坡上有一棵巨树的残干。据说它已经存在400年了。当初它只是一棵树苗,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曾被闪电击中14次,经历了无数次的山崩和风雨摧残,然而它顽强地生长成为一棵大树。可是后来飞来一群甲虫,由树皮往里吃,以它们微小的却不停止的攻击,渐渐摧毁了大树的内在力量。它终于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碎的甲虫面前。
根据这则短文的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此材料叙述的对象有两个:大树和甲虫。历经400年,遭受14次闪电、无数次山崩和风雨摧残却顽强成长为大树的“它”,竟然毁在一群人类可以用两个手指捏死的甲虫面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微小的错误,要防微杜渐。这就是材料的主要倾向和立意。首先要把这则寓言的信息进行整合。巨树不惧雷电,却毁于小虫,可见微小而不停止的攻击力量的惊人,因为“小”,人们通常重视程度不够,而一旦意识到问题出现,回天也已无力。社会和人生中,不是有许多这样的道理吗?如此,核心观点也就提炼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