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5.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在街头巷尾,四下一望,文化旧物的多少,标志着这个地方的历史。

尽管旧,但有意蕴,有承载,有价值。

其实,又新又亮的城市在世界各地多如牛毛,只要有钱,建造起来并不费力。

但能留住自己独特历史文化的城市,既无法复制,也不可能再生。

拆毁旧文物,大建假文物,常常有一种指导思想,就是让城市变得新、变得亮。

而假古建不过就是一堆现代建筑罢了。

A.①④③②⑥⑤       B.③①④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②⑤④③①⑥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⑤句阐述语段的中心意思,排在最前,③承接⑤句的“变得新、变得亮”,④句的“但”表示对③的转折,强调留住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①承接上句的“历史”,②句假设,强调旧物的价值,⑥得出结论,和首句呼应。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对于考查语句连贯性的题目,考生应按照如下步骤操作: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句、总结句、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如本题应抓住中心句“教育的真谛是……”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逻辑顺序,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具有规律性的顺序,如本题分别讲教师凭着的精神、学生凭着的精神,然后是两者的碰撞,最后达到的效果。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高昂或低沉,是通过一定的情景色彩渲染而完成的。在同一段文字中,这种基调、气氛、色彩要保持一致。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⑤句阐述语段的中心意思,排在最前,③承接⑤句的“变得新、变得亮”,④句的“但”表示对③的转折,强调留住城市的独特历史文化,①承接上句的“历史”,②句假设,强调旧物的价值,⑥得出结论,和首句呼应。

相关题目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E为⊙O上一点,AE=AC,求证:∠PDE=∠POC.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在答题卡上标有题号的横线
根据下列句子及所给汉语注释,在答题卡上标有题号的横线上,写出空缺处各单词的正确形式.每空只写一词.1.Please ▲ (切)me a piece of cake.2.He has
解方程:(1)    (2)
解方程:(1)    (2)
有两种饱和一元醇, 它们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相差1, 已知它们
有两种饱和一元醇, 它们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相差1, 已知它们的某种混合物8g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后可生成2.24L(标准状况)氢气, 则它们分别是 A.甲醇、乙
到2007年高考已恢复30年了, 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
到2007年高考已恢复30年了, 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重庆卷30). The news shocked the public,    to great concern about stude
 (重庆卷30). The news shocked the public,    to great concern about students’ safety at school. A. having led        B. led               C. leading         D. t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间作用力大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 B.H2O汽化成水蒸气或者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 C.Na2O2中含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