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为数轴的原点,点 A 、 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 a 、 b ,且满足

O 为数轴的原点,点 A B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 a b ,且满足( a 20 2 +|b+10| 0

1 )写出 a b 的值;

2 P A 右侧数轴上的一点, M AP 的中点.设 P 表示的数为 x ,求点 M B 之间的距离;

3 )若点 C 从原点出发以 3 个单位 / 秒的速度向点 A 运动,同时点 D 从原点出发以 2 个单位 / 秒的速度向点 B 运动,当到达 A 点或 B 点后立即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直到 C 点到达 B 点或 D 点到达 A 点时运动停止,求几秒后 C D 两点相距 5 个单位长度?

答案

1 a 20 b =﹣ 10 ;( 2 20+ ;( 3 1 秒、 11 秒或 13 秒后, C D 两点相距 5 个单位长度

【分析】

1 )利用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可求出 a b 的值;

2 )由点 A P 表示的数可找出点 M 表示的数,再结合点 B 表示的数可求出点 M B 之间的距离;

3 )当 0≤t≤ 时,点 C 表示的数为 3t ,当 t≤ 时,点 C 表示的数为 20 3 t )= 40 3t ;当 0≤t≤5 时,点 D 表示的数为﹣ 2t ,当 5 t≤20 时,点 D 表示的数为﹣ 10+2 t 5 )= 2t 20 .分 0≤t≤5 5 t≤ t≤ ,三种情况,利用 CD 5 可得出关于 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 1 a 20 2 +|b+10| 0

∴a 20 0 b+10 0

∴a 20 b =﹣ 10

2 P 表示的数为 x ,点 A 表示的数为 20 M AP 的中点.

M 表示的数为

B 表示的数为﹣ 10

∴BM ﹣(﹣ 10 )= 20+

3 )当 0≤t≤ 时,点 C 表示的数为 3t

t≤ 时,点 C 表示的数为: 20 3 t )= 40 3t

0≤t≤5 时,点 D 表示的数为﹣ 2t

5 t≤20 时,点 D 表示的数为:﹣ 10+2 t 5 )= 2t 20

0≤t≤5 时, CD 3t ﹣(﹣ 2t )= 5

解得: t 1

5 t≤ 时, CD 3t ﹣( 2t 20 )= 5

解得: t =﹣ 15 (舍去);

t≤ 时, CD |40 3t ﹣( 2t 20 | 5

60 5t 5 60 5t =﹣ 5

解得: t 11 t 13

答: 1 秒、 11 秒或 13 秒后, C D 两点相距 5 个单位长度.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 1 )利用绝对值及偶次方的非负性,求出 a b 的值;( 2 )根据各点之间的关系,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出 BM 的长;( 3 )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相关题目

用二分法研究函数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可得其中一个
用二分法研究函数的零点时,第一次经计算,可得其中一个零点    ,第二次应计算     . 以上横线上应填的内容为(    )     A.(0,0.5), 
读“图-5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完成以下小题 (1)根据图-5
读“图-5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完成以下小题 (1)根据图-5,亚洲的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显著和          的三大特点。 (2)气候⑤
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A.维
下图是近代一幅名为《望风而起》的漫画,它反映了 A.维新变法得到全国支持                B.武昌起义后各地积极响应 C.新文化运动后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灞上秋居马戴灞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灞上秋居马戴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
 The Smiths moved back to the country in _____ 1990s and have been leading ___
 The Smiths moved back to the country in _____ 1990s and have been leading ______ happy life ever since.    A. the; a   B. the; 不填   C. 不填;a    D. 不填;不填
一环形线罔放在匀强磁场中,设第1s内磁感线垂直线圈平面向
一环形线罔放在匀强磁场中,设第1s内磁感线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如图甲所示.若磁感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那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百家争鸣”中的“家”是指 A.豪门望族        B.思想流
 “百家争鸣”中的“家”是指 A.豪门望族        B.思想流派          C.士人集团          D.文艺团体
_______ , so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girl dared not go home to face her strict p
_______ , so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girl dared not go home to face her strict parents at all. A. Having lost her handbag              B. Her handbag having been lost C. She had lost her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