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kū)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dié)圮毁,蓁莽芜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qù)寥敻(xiòng),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但见风帆、沙 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支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 忆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入西掖。戊戌岁除日, 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选自《黄冈竹楼记》,[北宋]王禹偁
(二)
明日,履及于亭之乐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fě)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běng)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shān)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养竹记》,[唐]白居易
【注】①投壶:古代一种游戏,向壶中投矢,按投中次数定胜负。②齐云、落星、井干、丽谯:古代四座著名的高楼。③至道:宋太宗年号。④西掖:中书省。⑤齐安:黄冈旧称。⑥寻:古代八尺一寻。⑦捐馆:离开居住地。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第:但,只
B.亦谪居之胜概 胜:美好的
C.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 假:假装,佯装。
D.履及于亭之东南隅 履:行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由是筐篚者斩焉 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
B.止于贮妓女、藏歌舞 询于关氏之老,则曰
C.吾以至道乙未岁 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
D.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犹贤之于众庶
3.下列各组句子中,都能反映作者愉快心境的一组是 ( )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④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
⑤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 ⑥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文生动描写黄冈竹楼,是为了渲染潇洒淡泊的生活情趣、豁达豪迈的情怀;白文则通过记叙对已故关相国私第园中竹丛的栽培,体现出作者的怜竹之心爱竹之情。
B.王文引历史上四座名高楼与竹楼作比,表达作者甘愿清苦、不慕荣华的高尚情怀;而白文中竹子被作者培植前后的对比,则表明爱护与否,确是竹子能否生机盎然的关键。
C.两文皆是借题发挥,借景而抒情,托物而寄意,绘竹楼、叙培竹只是兴起,议论才是目的,都在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地揭出文章的主旨。
D.王文多用整句着力渲染,寓情于景,特别是对于竹楼各种声响的生动描绘,更是极富诗意;白文多用散句,借物喻理,显得潇洒自如,体现出意境清隽的散文之美。
5.断句和翻译
(1)请用“/”为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宜 鼓 琴 琴 调 和 畅 宜 咏 诗 诗 韵 清 绝 宜 围 棋 子 声 丁 丁 然 宜 投 壶 矢 声 铮 铮 然 皆 竹 楼 之 所 助 也。
(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