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从山麓

阅读《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完成下面问题。(共8分)

从山麓分手在山顶汇合

①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玉良曾对笔者说,每次我读《滕王阁序》,总是心潮澎湃,能看到一幅优美的画面。科学讲的是理性精神,但仅仅有理性精神还不够,还需要有想像力。科学大师哪一个不具有汪洋般的想像力,否则,如何创新呢?杨院士的一番话告诉我们:文学修养与科学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促进科学创造。

②法国数学家塞尔是迄今为止数学界惟一获得阿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的“三冠王”。在童年时代,读书就是他的一大爱好。60岁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还举出了一长串他喜欢的各国作家的名字,令人惊叹。世界著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在谈到中国古典文学对他的影响时曾说过:“从《诗经》我看到比兴的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和《史记》激发起我对数学的感情,激发起我向大自然追寻真和美的热情。” 科学家正是从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增加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想像力,从而促进了自己的科学创造。李政道有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连接它们的是创造力。”由此可见,文学修养对培养创新思维,促进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③科学创造和文学创作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创造要受严格的逻辑和事实的框架限制,文学创作却是自由的,但二者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科学创造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文学创作活动同样具有巨大的洞察力。因此,“两者从山麓分手,后来又在山顶汇合”(福楼拜)。当现代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日益加深时,更要求科学家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独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想像力决定创造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

④诚然,【甲】科学创造,【乙】创新能力,自然有多条途径,有多种方法,但无论如何,不断拓展文学阅读面,努力积累文学修养,不失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青年朋友们,热爱文学吧!那里有自然之美,科学之美,创造之美。

(作者:赵畅 选文有删改)

1.作者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请你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证过程。(4分)

3.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处。(2分)

         A. 引发                      B.激发            C.提高                      D.培养

         【甲】处应填:____________              【乙】处应填:____________

 

答案

 

1.文学修养与科学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促进科学创造。(本题2分)

2.首先用法国数学家塞尔和世界著名华裔科学家丘成桐(因为受文学作品启发而促进自己科学研究)的事例证明了热爱文学阅读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1分)接着进行分析,(1分)然后用李政道的话指出科学与艺术的关系,(1分)最后得出文学修养能够促进科学研究的结论。(1分)

3.【甲】A        【乙】D

解析:略

 

相关题目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         B.H2O2和CaF2          C.HNO3和HClO4      D.NH3和N2 
化合物A(C8H10O)是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与C
化合物A(C8H10O)是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的芳香族化合物,与CuO共热的产物F可发生银镜反应。A还可以发生以下变化: (1)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10分)某旅行社的一则广告如下:“我社组团‘泰兴一日游
(10分)某旅行社的一则广告如下:“我社组团‘泰兴一日游’旅行,收费标准如下:如果人数不超过30人,人均旅游费用为80元;如果人数超过30人,那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位(    )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位(    )      A. k>4?         B. k>5?       C.k>6?      D.k>7? 
下列各项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基酸是
下列各项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组成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
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地崩山摧壮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