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7.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18.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答案

17.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18.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7.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8.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相关题目

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说自尊和被他人尊重都是快乐的?(6分
什么是自尊?为什么说自尊和被他人尊重都是快乐的?(6分)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是 A.《威尼斯商人》   B.《罗
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是 A.《威尼斯商人》   B.《罗密欧与朱丽叶》  C.《哈姆雷特》D.《仲夏夜之梦》
24、北方严寒的冬季,某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
24、北方严寒的冬季,某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有关生理变化与下图中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    ②身体耗氧量变
A: Can you play chess? B: _________ A. Yes, I can’t.    B. No, I can.  
A: Can you play chess? B: _________ A. Yes, I can’t.    B. No, I can.        C. No, I can’t.
已知a,b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且c·a=c·b=1,则对任
已知a,b是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且c·a=c·b=1,则对任意的正实数t,的最小值是( ) A.2  B.2  C.4  D.4
He came again the next day and worked until it was time to leave. His name was J
He came again the next day and worked until it was time to leave. His name was Jerry. He was 12 and had been at the Children's Home(孤儿院)since he was only four. \ I thought of him. He was honest(
2013年以来,欧债危机的阴影还未消失,英国又提出了退出欧
2013年以来,欧债危机的阴影还未消失,英国又提出了退出欧盟。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债危机的进一步蔓延将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图2, ,于,交于,已知,则是A.B.C.D.
如图2, ,于,交于,已知,则是A.B.C.D.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