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①外,烟火渐相亲。
注释:①桑柘sāng zhè,一指桑木与柘木,也可指农桑之事。
8.此诗首句着一“寒”字,可谓用心良苦,请试作评析。(5分)
答:
9.试对此诗明暗线索的交织予以赏析。(6分)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 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 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 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①外,烟火渐相亲。
注释:①桑柘sāng zhè,一指桑木与柘木,也可指农桑之事。
8.此诗首句着一“寒”字,可谓用心良苦,请试作评析。(5分)
答:
9.试对此诗明暗线索的交织予以赏析。(6分)
答:
8.句中“寒”字意为寒冷(1分),写流经山村的潺潺溪水在暮色之中的清寒凄冷之态。诗人独行山野,心生寒意,并将这种感受寄寓远远听到的在数里外水声之中(2分),表现诗人因山野的荒寂引发的凄凉悸惧之情(2分)。
9.明线是写诗人与山村的自然距离(1分),由远(“ 数里闻寒水”)渐近(“萧条桑柘外”),不断缩短,直到进入山村,由此绘出诗人“过山村”的全过程(点出空间距离变化1分,分析1分);暗线则是写诗人与山村的心理距离(1分),由疏(“落日恐行人”)到亲(“烟火渐相亲”),不断接近,由此绘出诗人的感情从惶恐凄苦而至亲切欣慰的过程(点出情感变化1分,具体分析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