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回  家 龙应台 三个兄弟,都是五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龙应台

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

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说:我不认得这里,我要回家。

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上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

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戚戚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的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向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大跨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戚戚低头走起碎步来。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火车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键,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射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里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段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8.本文以回家为题,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对这个题目进行简要分析。(3)

9.文中的主人公是母亲,根据种种细节,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

10.文中多处语言表述深沉蕴藉,富有内涵。结合全文意思,请分析结尾处划线句子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的含义。(3)

答案

【答案】

81)从结构上看,回家是串联全文的线索 :送母亲回家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作者一切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在这一过程中生发。(1分)(2)从内容上看,回家语带双关:一方面,它既是母亲多次表达的心愿,也是儿女送母还家的真实行为;另一方面,在抽象的哲学层面上,回家也是人类存在的一种共性的心理。(2分)

91)罹患老年痴呆症,儿女孝顺体贴;(2)无时无刻不在焦虑着要回家;(3)曾经有过美好时光,为家庭付出。

101)母亲被时间之流带至她当下的现实:时间的这种带领自生命之初就已开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母亲急于要回的并不存在于空间中,而是以记忆的方式存在于时间里。因为时间不可逆,所以她的是无法在现实中真正返回的。(3)这既是母亲的悲哀,也是人类共同的悲凉之处。

【解析】

8

试题分析:从内容上分析,要看题目的本义和深层含义,思考这个题目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点明写作对象。本文题目回家本义就是回到自己的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家,这一点在文章中有体现,母亲一直要回家,儿女也确实踏上了送母亲回家的路。这也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深层含义,母亲要回的是一段时光,而不是客观的一个地点,抽象到哲学层面,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这里是用了双关的手法。从结构上分析文章题目的作用,一般要思考,题目是否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那么这两点在本文的题目是都有所体现。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是先总体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找出文中的种种细节,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本文的细节描写比较多,例如三个兄弟……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妈妈回乡”“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等可以看出儿女们都非常的体贴孝顺;母亲反复说不认得要回家可以知道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但一直焦虑着要回家;在那段时光的笼罩里……拿印章来一段细节描写展现了一段过去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生活,写出母亲为家庭的付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

试题分析:分析句子的含义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一、该句子中有没有具有象征含义的意象出现;二、句子中有没有指代很强的代词出现;三、句子中有没有比喻句,其中隐喻要格外注意;四、有没有言外之意;五、是否是一个表意矛盾但又不矛盾的句子。本文题目回家,母亲一直要求回家,但作者告诉我们,母亲所说的回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而是一段时光,时间不会倒流,人从一出生就被时间拖着前行无法、永远也不可能后退,这个母亲是不可能回去的,不仅母亲如此,整个人类都是如此,这是一种无法破解的悲哀。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相关题目

目前,我国通信市场多网并存,有2G、3G、TD-LTE,4G也渐行渐
目前,我国通信市场多网并存,有2G、3G、TD-LTE,4G也渐行渐近,这给了运营商和移动电话用户更多的选择。材料表明 A.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选择性  
胡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胡主席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发放限盐勺来防止人们每日摄入过
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周天子分封到卫国任国君,康叔( ) A.
武王的弟弟康叔,被周天子分封到卫国任国君,康叔( ) A.可以不去朝觐周王       B.可在卫国领地内征派赋役 C.不用随从周王去征战        D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简单回答所给问题。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短文,简单回答所给问题。      It was near Christmas during my first semester teaching a new school. I love my small special class more than any gr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
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
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如果它受到的一切外力消失,那么字宙飞船将A.立即静止       B.减速飞行        C.加速飞行     D.匀速飞行 
You don’t have to angry. He ______ wanted to know the truth. A.mere     
You don’t have to angry. He ______ wanted to know the truth. A.mere      B.merely    C.nearly         D.near

最新题目